亭風 作品

第九章 橋撞晚雲戲水月(1)

    天下學子,幼時讀他學說,少時追其淵博,知其出世,莫不願能得指導一二。因此緣故,三年前他來到簡國時,立下規矩,每年五月第五日到第十日,在城外的住處見客。那兒的屋子和這兒的一樣簡陋,不過更遠藏清幽。那附近是三條大河的交匯處,連通兩邊路的,是三座長橋。

    想見他的人太多,每年的那幾天,書生們都爭相早起排隊,因不能擾他休息,大家自然地約好在橋這頭等,上一個學生問完,下一個再過橋。

    有的為了爭到機會,晚間甚至不睡,在江畔站一整晚。因為謝林,一個荒僻的山頭,冒出了許多客棧。

    來向他求解的,多是年少的公子,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傍著三江河水,三座長橋,時時在岸邊執卷誦讀,圍坐暢談。經過的人見了,便以此寫詩、編故事。流傳最廣的一首,是一位姑娘登山路過時寫的:

    “初聽朗朗書聲震,恨誤歧途返問人。

    闊水高橋羅子弟,青衣扇面黯三江。”

    項葉想,那位姑娘若是見過謝林,那“黯三江”的,就不該是青衣郎。

    謝林不是白麵淨秀的,卻滿含溫潤。他走出來,穿著乾淨卻遍皺褶的衣服,沒有什麼裝飾,連玉也不墜。

    他看了看三個孩子,問:“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一生,要為了什麼而活?”

    盛明華最先開口:“我不願拜你為師,我自小愛武,長大後也會愛武,但你並不懂武功。此番進陣,乃是家中父母所逼。”

    謝林回:“難得心純,卻需記得,為何尚武,武護何物,否則傷人。也要學著體會,除了武道之外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