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沈夢如 作品

第539章 黑水城

  陳勇記得前一世的時候,有關於黑水城考古挖掘記載,在內蒙阿拉善的沙漠中,有一座建於公元九世紀的古城。

  城內城外曾經良田萬頃,雞鳴狗吠,市井繁榮。

  但在十三至十四世紀的140餘年時間內,先後兩次被屠成了死城,以致遭廢棄而在黃沙中埋了600餘年,直至二十世紀初才被探險的外國人發現。

  古城的位置就在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的鄂木訥河東岸的戈壁荒漠中,這是一座西夏古城遺址,名叫黑水城。

  黑水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達賴呼布鎮東南約35千米、納林河東岸荒漠中,是現今已知唯一一座用党項人語言命名的城市。過去這裡曾經有相當大的水域,僅著名的古居延海,就有726平方千米,黑水城就在三面臨水的綠洲之中。

  党項人叫黑水為“額濟納”,黑水城就是額濟納城,而蒙語裡稱為“喀拉浩特”。現存城牆為元代擴築而成,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434米,南北寬384米,周圍約1600米,最高達10米,東西兩面開設城門,並加築有甕城。城牆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約13米的覆缽式塔一座,城內的官署、府第、倉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遺蹟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伊斯蘭教拱北一座,巍然聳立地表。

  1226年2月,黑水城經歷了一場毀滅性的血戰,如今黑水城外滿地都是碎骨,半埋在沙土裡,也許就是當年屠城時留下的。遠處眺望黑水城外圍高大的城牆,雖然歷經了歲月的風蝕,卻依稀可見當年整個城池的輝煌。

  歷史上關於黑水城的記載少之又少,但說它藏有大量珍寶的說法卻有很多。然而,盜走黑水城寶藏的卻是一名來自俄國的摸金校尉。

  20世紀初,國外一些貪婪的盜墓賊,覬覦中國幾千年國寶,打著考古的幌子,紛紛而至。他們瘋狂的盜挖中國國寶,能盜走的全部盜走,不能盜走的就全部損毀,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一個來自俄國的盜墓賊科茲洛夫。

  他從黑水城盜掘的文獻有舉世聞名的西夏文刊本和寫本達8000餘種,還有大量的漢文、藏文、回鶻文、蒙古文、波斯文等書籍和經卷,以及陶器、鐵器、織品、雕塑品和繪畫等珍貴文物。這些文物文獻數量很大,版本大都完整,是研究西夏王朝甚至於和西夏王朝同時的宋、遼、金王朝,還有元朝歷史的“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