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沈夢如 作品

第1196章特意在顯擺

  至於這尊青銅像是怎麼出現在東南亞的,筆記本里有明確記載。

  在清末民初的時候,東瀛國就對華夏國文物虎視眈眈。

  從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以後,東瀛國開始意識到我們華國的國力在衰減,並逐漸暴露出對華夏國文物進行掠奪的野心,這就是東瀛國對我們華夏國文物進行瘋狂掠奪的開始。

  從那以後東灜國就派遣了幾十支探險隊前往我們華夏國的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進行探險。

  表面上是探險,其實真正的目的就是大量挖掘掠奪,東北地區各個朝代皇室的古墓和古絲綢之路沿線的珍貴文物。

  九一八事變以後,東瀛帝國主義開始對華夏國進行長達14年的侵略戰爭,在此期間,東瀛國政府支持和資助的東亞考古協會和其他的機構組織,開始大規模的發掘和掠奪華夏國的文物。

  例如,渤海遺址被掠奪數萬件文物,以及南京大屠殺期間實行的“金百合”計劃,大量的掠奪華夏國曆史文物,並在江浙一帶挖掘古文化遺址。

  “金百合”實行計劃東瀛鬼子在搜刮掠奪華夏國文物時,抓獲了當時江浙一帶最有名的盜墓團伙。

  東瀛鬼子利用這個盜墓團伙為其所用,盜挖歷史文物。

  這個盜墓團伙的頭目叫蔣明,為了討好“金百合“計劃的執行者朝香宮親王,想升官發財,就把打聽到關於十二銅人下落告訴了朝香宮親王。

  蔣明的祖上就是當年把銅人推入黃河的百姓其中一人。

  蔣明的祖上是想等亂平息以後,把銅人的信息和落入黃河準確位置告訴當地的官員。

  是常年戰亂,蔣明的祖上等到死都沒有等到戰亂平息,國泰民安,在他臨死之際,把銅人的信息和落入黃河準確的位置告訴了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又把銅人的下落世世代代的傳了下去。

  朝香宮親王在蔣明的親自帶領下很快就找到了銅人落水的準確位置。

  可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黃河已經改變了河道,此時銅人落水的地方已經變成了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