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大師 作品

第576章 龐大的計劃

  眾人走著走著,看見前面有很多人在一個陳列櫃周圍圍觀。

  圍觀的人大部分都是黃皮膚的,能在意或者看得懂華夏文物的,應該都是華人。

  陳勇也走上前去圍觀,發現陳列櫃底部擺放著一件大罐。

  陳勇一眼就看出這個就是鼎鼎大名的,明宣德景泰藍龍紋大蓋罐,號稱是33號館華夏館的鎮館之寶。

  這件明宣德景泰藍龍紋大蓋罐,目前知道傳世的只有兩件,一件就在這大英博物館裡面,也就是眼前的這一件。

  另一件在瑞士藏家手中,並長期借給蘇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館展出。

  這件明宣德景泰藍龍紋大蓋罐之所以那麼珍貴,是因為他的來歷不凡。

  景泰藍是民間俗稱,學名叫銅胎掐絲琺琅。

  按明朝宣德爐、成化杯、萬曆櫃之稱謂,景泰藍也應誕生在景泰年間,但恰恰與眾不同,景泰藍早在元朝已引進中國,不過是在明朝景泰年間得到景泰皇帝青睞而名聲鵲起。

  這件宣德大罐用彩強烈,使用了景泰藍罕用的黑彩,觀之有厚重之感;龍紋蓋罐高62釐米,腹徑55.9釐米,口沿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窄邊款,腹內有“御用監造”四字。外觀晶瑩潤澤,色彩鮮豔奪目。造型呈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寶珠鈕蓋。通體裝飾雲龍紋,龍紋兇猛,五爪如風車旋轉,雙目圓睜,張口露齒,翱翔於天地之間,給人以天下唯我獨尊的磅礴氣勢。

  整件器物色彩鮮豔奪目,紅彩濃重深沉,再配以大面積的黃彩,使得藍彩反而不再明顯,此外還使用了極為罕見的黑彩,有厚重之感。器物上的款識,表明此罐製作於宣德年間,是明代宮廷的御用之物。景泰藍是在銅胎上用柔軟的銅絲,焊出各種圖案花紋,然後在花紋內填滿各種色釉,經過高溫燒製,最後打磨鍍金而成

  尤為重要的是口沿處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御用監造”兩處內外重複款識,罐內又重複鐫刻一遍,表明此罐為宣德皇帝獨享,可見當年皇帝也是酷愛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