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下雨 作品

第121章 說不出的感覺

    傅松示意他坐下,說:“改革開放前的50-70年代,在嚴格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長期處於粗放、無序的狀態,這一階段國內土地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缺失,很多人認為土地資源是可以無償使用、佔用的,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種土地資源無價值的扭曲觀念。”

    “在講《土地管理法》的前世今生時,我曾提到這麼一個概念,土地資源資產化。當時我沒有展開來講,因為如果展開講,將會是一篇很大的文章。土地資源資產化其實跟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是一脈相承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得從土地資源資產的概念和內涵來分析……。”

    “所謂的崽賣爺田不心疼,不是你的東西,你當然不會珍惜。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制度,主要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讓使用者珍惜土地,避免浪費。這麼回答你滿意嗎?”

    提問的學生有些不好意思道:“傅老師,我明白了。”

    又一位老師站起來,問:“傅老師,今年年初,沐城被確定為全國住房制度改革試點城市,而《土地管理法》於6月份頒佈,你認為二者之間有沒有什麼聯繫?”

    傅松喝了口茶,說:“你這個問題有點大,我還真不太好說。”

    那位老師笑著道:“講座開始前你說過就是隨便聊聊,這個問題也一樣唄。”

    傅松笑道:“那就隨便聊兩句。我在社科院查資料時看過幾組數據,這些數據都是公開過的,你們可以去報紙上查。第一組數據很有意思,說的是50年代中期,國內房租約佔職工家庭收入的15%,到1981年全國平均房租只佔職工家庭收入的1.39%,按當時的月平均工資來算,月租金也就幾包煙錢。”

    沒理會下面的嗡嗡聲,傅松繼續道:“第二組數據,1978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僅3.6平方米,缺房戶達869萬,占城市總戶數的47.5%。”

    “第三組數據,是關於咱們沐城的。去年,也就是1985年,沐城市市區住宅總面積404萬平方米,其中公管房375萬平方米,佔91.3%,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10平方米,在全國是高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