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下雨 作品

第371章 跡象明顯

    海外信託銀行,創始人張明添,馬來西亞的富商,被其朋友葉樁齡設計,陷入“支票輪”。1982年2月,張明添去世,死因不明,3月“支票輪”崩潰時,海外信託銀行虧損達6680萬美元,合5億港元。海託銀行於1982年3月知道葉樁齡不能還債,但害怕引起審計師和政府的關注,銀行主席黃長贊與葉樁齡一起做假賬掩飾銀行的虧損。

    此事一直被掩蓋3年有餘,1985年6月6日,港府突然宣佈,海外信託銀行因“無法償還債務”停業兩天。之後,港府宣佈接管海託銀行,支票輪事件由此曝光。由於利息及匯率的變動,支票輪導致的壞賬已經達到9000萬美元,約7億港元。香港政府接管海託之後,共計查出虧損高達31億元。

    呂仁鶴對海託銀行的評價是,不良資產過多,入手須謹慎。

    永安銀行,香港著名永安公司創辦人郭泉創辦的老牌本地銀行。1984年,出任總經理的郭氏第三代郭志匡從銀行挪用1000萬美元作為己用。1985年底,永安銀行因不能收回貸給該行董事和高管的貸款而損失慘重,銀行資本出現負值。

    1986年5月,恒生銀行向永安銀行注資1.76億港元,取得50.29%的控股權。在恒生的經營下,永安銀行迅速扭虧為盈,但一直雖然有變現的打算,但因要價太高,很少有人問津。

    呂仁鶴對永安銀行的評價是,優質資產,若價格合適,建議入手。

    康年銀行,1986年,因貸給船務公司一筆高達1.6億元的貸款無法收回,需要大幅撇賬致使康年銀行出現危機。之後,港府接管康年銀行,目前正在尋找有實力的人接手這家銀行。

    呂仁鶴給出的評價只有四個字,極力推薦。

    恆隆、海外信託、永安、康年,一共四家銀行,都是80年年代初香江爆發銀行危機時陷入虧損的,除了永安銀行外,其他三家都被港府所接管。

    恒生銀行是香江老牌銀行,收購永安銀行後,一直沒有將其與恒生銀行合併,顯然是為了能將其賣出一個好價錢,只要能出得起價錢,拿下永安銀行應該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