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下雨 作品

第383章 天賜良機

    他這樣一個驕傲的人,怎麼會咽得下這口氣?

    劉鑾雄剛才答應得那麼痛快,一方面是想還傅松一個人情,另一方面就是為了遠圖投資手中的怡和置地的股票。

    目前怡和系的股權架構比較複雜,首先是兩家母公司怡和控股與怡和策略互控,怡控佔有怡策19%股權,怡策控26%怡控。

    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分別控置地11%和15%股權,而凱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不到15%的股權。

    這種股權架構看似讓怡和系各公司之間形成更緊密的聯繫,但實際上卻削弱了對置地的控制。

    置地被置於怡和核心結構的外圍,當然引來了無數人的覬覦,這其中包括長江實業的李嘉城,環球集團的包玉剛,新世界發展的鄭裕彤,新鴻基地產的郭得勝,恆基兆業的李兆基,信和置業的黃延芳,香格里拉的郭鶴年等等。

    除了劉鑾雄外,李嘉城曾聯合李照基、鄭玉彤等人提出過17港幣每股的報價,但凱瑟克家族獅子大開口,認為置地不止值這些。

    於是李嘉城等人就打算晾晾凱瑟克,可千算萬算,沒過多久,就爆發了股災。

    正是這次股災讓劉鑾雄看到了機會,股災發生後本港商界多驚恐萬狀,猶如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自救都來不及,根本沒有餘力和勇氣捲入怡和置地的收購大戰。

    股災中,置地股價跌落超4成,最低到了6.65港幣,他趁機吸納了置地9%的股份,一共花了不到2億美金。雖然不清楚遠圖投資手中有多少,但絕對不會比他少就是了。

    李嘉城的百億集資計劃夭折,最後只籌集到了可憐的30億港幣,這些錢還要用來應付遠圖投資的進攻,收購置地對他來說有心無力。

    另外對於李嘉城等人還有一個不利因素,根據香江收購及合併條例,收購方重提收購價,不能低於收購方在6個月內購入被收購方公司股票的價值。

    股災前,李嘉城等華資大戶所吸納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過10元的。也就是說,假設以往的平均收購價是10元,現在重提的收購價,不得低於10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