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光寒十四洲 作品

第229章 不是說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嗎!吳承恩淚目:到底誰才是西遊記的作者

 一旁服侍的和珅,此刻臉色莫名泛起了幾分蒼白。

 屬實是被那些堪稱誅心的話語刺激得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貪官汙吏的門道,誰能比他和珅更清楚?

 俗話說得好,有道是“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清朝的官場本來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

 可這種事大家心裡有數就好了,豈能這麼光明正大的說出來?

 再說了,這種話是能隨便說的嗎?

 火龍燒倉……

 和珅瞬間回想起了當今陛下剛剛登基那年,乾隆元年,那一場無比罕見的旱災。

 陛下那時候為了證明自己是真龍天子,直接讓劉統勳與米汝成組成了特別巡查組,在大清境內清查糧食庫存。

 但二人帶回來的調查結果堪稱觸目驚心,大清各地官方糧倉實際存糧不到實際數量的一半。無數官員為了應付檢查,直接採用沙石代替糧食。

 而著名的“火龍燒倉案”,就是在此時發生。

 位於通州西倉的十七座糧倉突然起火,等救火行動結束後,十七座糧倉全燒沒了。

 根據案發現場守衛士兵的說法,當晚他們看到兩條火龍在這十七座糧倉“跳舞”,意思就是這十七座糧倉被火龍“殃及池魚”了。

 很明顯,這完全是胡說八道。

 但對於那些害怕自己倒賣糧倉糧食事情敗露的貪官們來說,胡說八道沒關係,關鍵是有說法就行,現在證據被毀,朝廷自然沒證據了!

 而這件事本來已經被一筆帶過,誰曾想此刻竟然再度被天幕提起?

 和珅已經能想象到,此刻當今陛下心中的怒火與……

 不等和珅細想,砰的一聲!

 和珅身旁的乾隆帝忽然怒而拍案,緊接著不斷在屋子內走動起來。

 “豈有此理,當真是豈有此理?”

 “原來所謂的火龍燒倉,說的竟然是那群貪官的貪墨伎倆?”

 “傳朕旨意!給朕好好徹查當年與這件事有關的人,朕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