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光寒十四洲 作品

第236章 從熱血沸騰到滿腔遺憾!趙匡胤無能狂怒:捱罵別帶上我啊!

 【陳亮本想要求朱熹、辛棄疾與兩人前往鵝湖一會,共同討論北伐局面及自己的對策。當時,已有風聞朱熹和辛棄疾將被重新啟用!辛棄疾是天下聞名的主戰派,朱熹也是主張北伐收復故地的!】

 【二人極有影響力,只要二人重返朝堂,北伐大業必然可成。】

 【然而此時的辛棄疾已經經歷了二十年的仕宦飄泊、6年的鄉間退隱,加上歲月的無情侵蝕,已使他筋力衰退,興味懶散。而朱熹則因為怕與辛棄疾過從甚密,引起理學同門周、王的誤會,影響自己出山當官的前途,藉故不來。】

 【辛棄疾的最後回詞是一曲著名的小令《破陣子》: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1203年,辛棄疾先後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等職。1205年秋,又被罷官,辛棄疾懷著滿腔憂憤回瓢泉。1207年秋,68歲的辛棄疾,身染重病!這年農曆九月初十,愛國詞人辛棄疾帶著憂憤的心情和愛國之心離開了人世。】

 《真正的遺憾往往就是這麼悄然鑄成的!》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武第一唯有辛棄疾!稼軒先生千古!》

 《假如那趙構早死十年的話,說不定一切都不一樣的!》

 《假若真的存在朝運一說,在辛棄疾時候大宋的國運應該就崩塌了吧!》

 萬朝文人看著這位詞中之龍的墜落,一個個都緘口不言起來。

 他們想不通,這樣一位時刻心懷百姓蒼生的豪傑,怎麼就無法得一個善終呢?

 哪怕真的註定會失敗的話,也請讓他去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吧!

 “可憐白髮生!”

 不知多少人隔著無數時空異口同聲地嘆了一句。

 那是何等的壯志難酬與遺憾,才寫得出這般心如死灰的寂滅?

 大唐。

 詩仙李白眼神不斷在天幕上閃過。

 對於這位同樣懷才不遇的後輩,李白瞳孔中難得透出了幾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