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光寒十四洲 作品

第402章 龍場悟道成聖,朱熹吐血吶喊!曾國藩:我也是聖人!

宋朝。

寂靜無聲的宴席瞬間喧譁起來,震撼於王陽明龍場悟道的文人們被這一出嚇壞了,紛紛奔向朱熹!

“我理學……”朱熹趴伏在案上,呼吸急促地盯著天幕,“衰落,已成必然啊!”

被天幕中的畫面和聲音,打擊得雙目無神。

漢朝。

而王陽明,最後一位聖人,成功悟道。

他素來相信人性之初,乃是善的。

然而人不斷成長時,也在不斷丟失本性,故而需要學習。

他費盡心思,努力大半生,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就是想將自己打造成聖人!

“弟子定謹記於心!”眾人齊聲應下。

子路雙手攏起,朝天幕中的王陽明躬身拜下。

一眾文臣,不約而同地向天幕俯身一拜!

明朝。

被貶謫的官員,有的闊達灑脫,有的憂愁苦悶,可他還是第一回看見,有人在被貶後,居然悟道了!

緊接著,孔子身後的弟子們,齊齊向天幕拜下!

戰國。

“董卿!”

劉瑾愕然瞪大眼睛,王陽明成聖,是在龍場?

天幕的畫面倏然一變!

【山洞中,昏黃燭光搖曳,披著單薄陳舊長袍的王陽明雙目緊閉,盤腿而坐】

話音剛落,朱熹就昏迷過去了。

【王陽明在燭光中睜開眼,“人人都有良知,心中都有天理,人人皆可成聖,心之良知是為聖!”】

劉徹看著之前在自己面前口若懸河的大儒,這會眼神發直地看著天幕。

可怎樣通過學習,迴歸人之本性?

孟子思慮這個問題已經數月有餘,直至今日,才茅塞頓開!

“能出兩名聖人,我儒學,已是無人能及!”

董仲舒每念一字,就往外快走幾步,似乎想要距離天幕更近。

“咔擦——!”

【他抬起雙手,“人當致良知,知行合一,立德立功立言!”】

曾國藩愣住了,喃喃道:“立德,立功,立言?”

致良知就能成聖,人人都可以成聖,如若這樣,那麼立德立功立言,他是不是就可以成為聖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