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寶全世界 作品

第953節 新物種表現


                 這是一件通體亞光黑的——藝術品。

  有腳、有腿、有手、有脊椎。

  還有一些尼龍材質的捆紮揹帶,明顯是用於固定人體使用。

  在負二層空間深處的倉庫裡,圍著三臺第二動力外骨骼打量,張景關心問:“它的靈活怎麼樣?”

  “因為電影特效、視頻加速、視頻拼接等等,”天保麗介紹道,“很多人以為人人可以時速破百,或者手速一百八,其實就像搏擊,你一拳我一腳,打得並不快;

  而第二代動力外骨骼,可以做到正常人該有的移動速度,以及一半靈活度。”

  聽著不怎樣,實際已經很厲害,張景深深感受到第二代動力外骨骼的不凡。

  還有,本以為電線會亂成一團,結果天麗寶把機械力量、機械藝術應用到最好。

  看不到電線,看不到亂雜,就一臺有著不錯外觀的烏黑金屬架。

  有點化繁為簡的意思。

  手癢。

  張景親自體驗第二代動力外骨骼,在天寶麗幫助下,花費三分鐘與動力外骨骼貼合。

  “它有一定慣性,”天寶麗提醒張景,“有點像帶弱電的助力車,需要人體力量帶動,但不用很大力氣。”

  張景點頭,打開動力外骨骼電力。

  伴隨著電力打開,動力外骨骼得到松張,原本生硬的機械,可以隨著手臂移動而移動,隨著抬腿而提起。

  這叫張景感到有趣、好玩,“很不錯,你讓開,讓我跑一段。”

  天寶麗讓開更大空間給張景。

  “咚!咚!咚!”

  每一次落腳,皆與地板發出咬大聲音,聽得出來,動力外骨骼比較沉重。

  跑起來沒能那麼快,類似慢跑。

  好處是比較省力,有踩助力車的感覺。

  重新回到天寶麗身邊,張景瞭解問,“它的成本是多少?”

  “材料、人工、能源、折損、一千臺研發成本分攤,共約3萬米元。”

  “我們有多少專利?”

  “只有九個,”天寶麗介紹,“這上面的新發明不多,生產難度主要是各個關節的微型液壓助力裝置,以及微型齒輪組。”

  “這是天才發明,”張景怒讚道,“這比我帶回來的那臺動力外骨骼優秀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