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寶全世界 作品

第1207節 永遠達不成的融合條件


                 銀礦灣。

  伯蘭西三樓,梁婕洋的辦公室內,阿努和陳微微正在坐在沙發上分享小零食。

  張景坐在梁婕洋的辦公桌後面,她本人坐在辦公桌對面。

  看著男朋友的眼睛,梁婕洋道出心裡想法,“我們現在有很多資金,為更好發展,需要擁抱更多人才和項目。”

  “所以呢?”張景反問。

  “魔都、柏林、聖迭戈,這些地方成立研究分部,使用當地人才,研發更多屬於我們的新藥。”

  張景不明白,“之前盟區逼迫?”

  “不一樣,”形象似鄰家女生的梁婕洋介紹道,“盟區要求我們把總部搬過去,技術專利留在當地;

  現在是借用當地人才,研究新藥,專利技術屬於我們。”

  “聽你的。”

  張景不參與經營,也就談不上阻止,何況梁婕洋這樣做沒有錯。

  約定晚上一起回家做飯,張景來到伯蘭西大樓後面,僅僅只隔著30米的新建工廠區倉庫。

  一段時間沒來,無人機和八爪機器人又有升級款。

  到目前為止,除量產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動力外骨骼,其它產品皆沒有量產。

  理由是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類似某地區的某潛艇,某些型號只有三艘、四艘,為什麼不大量製造?

  道理一樣。

  還有很大改進空間,除非它幾乎完美,否則不會輕易定型。

  通過天寶麗介紹,張景瞭解釋新改進型的攻擊八爪機器人現已經相當智能。

  它可以通過相片、特定參數、特定服裝,自動識別敵人。

  只有最後一步開槍需要人工確定。

  過路障、涉水、高溫、低溫、觸電、混亂電磁環境,這些經過不斷升級,已經非常厲害。

  除攻擊八爪機器人,還發展出針對無人機的防空八爪機器人。

  維修機器人,支援機器人、盾型機器人、醫療型機器人、微型機器人等等衍生型號。

  這些還都是試驗版本,沒有定型。

  總體來說,製造這些東西,並不是為戰爭,也不是為賣武器。

  單純為技術提升。

  就像寶某馬、梅某塞德、拜某耳等等這些公司,二戰時,都是技術實力非常強大的軍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