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三郎 作品

第394章 上醫風範

  大概率是因為生活條件優握,再加上定期的身體檢查,外加生活自律和對身體健康的重視,餘至明接下來一連體檢了十五人,都沒發現值得特別的身體問題。

  即便是普通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老血管問題,在他們身上即便有表現,也比較輕微。

  只需日常生活中健康飲食即可,都達不到用藥的程度。

  在檢查到十七人時,餘至明總算有了不小的發現。

  這讓他暗自鬆了口氣。

  若是在古家人面前不能有所表現,萬一他們議論名不副實可就不美了。

  此人是古青檸族叔,今年五十七歲。

  餘至明在他的頸動脈發現了斑塊。

  動脈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為動脈管壁上沉積了一層像蠟樣的脂類,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

  醫學研究表明,頸動脈斑塊更易出現在頸動脈分叉及起始段。

  主要因為此處管腔血流速度緩慢,脂質及炎性物質易發生沉積,最終形成粥樣硬化斑塊。

  一個人頸動脈斑塊,大約從青春期就開始隱隱發生。

  四十歲後變得明顯。

  而到了六十歲後,幾乎所有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頸動脈斑塊,只是程度輕重不一。

  大部分頸動脈斑塊患者,無明顯症狀。

  當血管出現較嚴重狹窄,可能會出現頭昏、頭暈、記憶力下降等非特異的表現。

  當動脈斑塊造成血管嚴重狹窄、閉塞時,患者的症狀就會比較明顯了。

  可能出現腦卒中症狀,包括肢體無力、說話受影響、眼睛看東西不清楚或發黑等。

  目前醫學研究可確定,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

  這頸動脈斑塊,最為值得和警惕的一種情況是……

  斑塊脫落。

  這會導致大腦血管堵塞,造成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

  常見的臨床症狀為一側肢體感覺障礙、偏癱、不能說話、嚴重出現昏迷等症狀。

  餘至明在給青檸的這位族叔做檢查時,就發現他的頸動脈斑塊,有不少呈現不規則形狀,表面不光滑。

  這在醫學上稱之為易損性斑塊。通俗來講就是不穩定、容易脫落遊走的斑塊。

  這類斑塊常會引起急性心腦血管事件。

  這是妥妥的定時炸彈呢,說不定什麼時間就炸了。

  餘至明在給這位族叔做完身體檢查後,把發現告知了他。….他還強烈建議,這位族叔儘快通過手術剝離頸動脈硬化的斑塊,以防萬一。

  族叔點頭應了下來……

  餘至明檢查的第二十三人,是一位五十二歲,身材略顯發福的男子。

  檢查結束後,餘至明告戒他。

  他的胰腺有些不妥當,最近一兩個月最好是飲食規律,好好的養一養胰腺。

  在飲食上應多吃一些清澹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儘量少吃過於油膩的食物,減少胰腺消化負擔。

  也不要暴飲暴食。

  還要儘量少喝酒。

  因為胰腺也參與了酒精的代謝,酒精會刺激胰腺,可能會阻礙胰液的排出。

  當胰液受到刺激,無法正常排出時,也會誘發胰腺疾病。

  “唉,如今臨近年底,各種應酬是接連不斷,餘醫生你說的這幾點,很困難啊。”仟仟尛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