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孫僅入甕

  孫僅悠悠的起床,洗漱了一番後,換上了一身樸素的青衫。他帶著兩位僕人,趾高氣揚的走到了府衙門前。“你們前去通稟楊琪,就是我孫僅答應他了。陪他瘋一次。”

  府衙門前的衙役們,早就瞧見了府衙門口的孫僅了。聽到了孫僅的話,兩個人笑嘻嘻的湊上前,道:“小人參見孫老爺。”孫僅瞪著眼,道:“帶我去見楊琪。”衙役們拱手,笑道:“啟稟孫老爺,知州大人在今早的時候,已經帶人離開了。說是奉詔回汴京去了。有關您的官服印信,都在大堂上放著。

  知州大人說了,他不在的時候。你就是代州的代知州,代州的一切事務,全由您一言決斷。代州治下的十六縣,施政方略,和各級官員的任免,也全由您做主。”孫僅聞言,有些發愣。

  楊琪走了?他怎麼就走了呢?他憑什麼認定我會答應他?這是吃定我了?一瞬間,孫僅就有種轉頭就走的衝動。然而,想到了楊琪把整個代州都託付給了自己,孫僅又有些感動。

  被信任的感動。而且,他在任職期間,發現了很多代州的政策上的弊端,只是一直苦無權力施為。如今大權在握,他剛好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楊琪收到楊鵬的信要求楊琪會上京。不準楊琪會汴京這是命令,要是楊琪不從的話,以後楊琪就和天京新城沒有任何關係,還有要把楊貴帶回天京新城從新學習,楊琪氣的要命,但是也沒有任何辦法,聽說七嫂就是違抗命令給楊鵬打了五十大板,楊琪可不願意現在戳楊鵬的眠頭。

  楊琪放權給孫僅,孫僅也不客氣。

  當即。入了府衙。坐上大堂。穿戴了屬於他的官服,是一身推官的官服,從六品。然後,他開始對代州大刀闊斧的改革。

  大權在手,過期作廢。孫僅幾乎毫無阻攔的在代州,貫徹落實了他的執政理念。然而,在碰上商法和大同軍軍務的時候,卻遭到了阻攔。

  楊琪在離開代州的時候,留下了兩份手書。提醒孫僅暫時不要動代州的商法和大同軍的軍務。一切必須等到他從幽州歸來後,再商討定奪。

  此事,引起了孫僅的好奇。孫僅仔細查閱了代州城裡的商法和商稅。他發現,代州城每一日受到的商稅,高達上萬兩。每一日是上萬兩,一年可就是近三百萬兩左右。這還僅僅是商稅。

  其中並沒有牽扯到各地的農稅。畢竟,在大宋,農稅才是重中之重。如此龐大的商稅,一下子就引起了孫僅的興趣。當然了,孫僅也遵從了楊琪信中的告誡,並沒有去動商法和商稅。他只是開始每日細心的觀摩代州城的商業狀況。……

  當孫僅開始觀摩代州城的商業狀況的時候,楊琪帶領著人馬已經到了汾水邊上。

  楊琪再臨汾水驛。汾水驛站的站長已經換了一位。整座汾水驛也被改建成了一座酒樓。驛站裡的花草樹木,全都被除去了。汾水驛,已經徹底的變了樣。

  楊琪也就沒有興趣再在汾水驛待下去了。在汾水驛向陽的山坡上。楊琪挖出了戰死在汾水驛的家將們的屍骨,帶上他們繼續上路了。楊琪這一次歸程的道路,遠比他當初去程要艱難。

  幾乎每隔幾十裡,遇到大山或者溪流的時候,總會跳出來一些個強盜山匪。距離去歲楊鵬剿匪過去還不到一年。各地的匪徒似乎又重新冒出來了。大宋,是一個滋生山匪的肥沃土壤。

  縱觀五千年曆史,土匪最多的,就是大宋。一路上碰到的山匪多了,楊鵬就有些感慨。或許,當初楊家去佔山為王,也比投靠大宋要強一些。楊琪一路上遇到了幾十股的土匪和流寇。可以說,楊琪幾乎是一路殺過來的。等他們一行到達幽州的時候。

  隨行的十二人,已經銳減到了七人,而且每個人身上都沾滿了血跡。跨馬奔跑在馳道上,遙望著越來越近的幽州城,楊琪滿臉猙獰。

  到了幽州城後,楊琪來到上京留守府,楊鵬沒有給她好臉色,楊鵬對著楊琪說道“你看看你在雁門關做的好事,我們有燧發槍,你不用,就知道逞能,還有那個樊龍也是和你一樣,在哪裡負那麼重的傷,這次是不是想回汴京報仇啊。明天一早會天京新城哪裡學習半年在從新回代州。”

  你要是想不通就不要回代州了,七哥的仇我報了,但是我沒有造成那麼大的殺孽,因為我知道,這個是這個社會的錯,不是那一個人的錯,因為皇帝希望你們武將自相殘殺,這個就是皇家的目的,還有這次出賣你們楊家的是潘仁美的孫女和王欽若倆個人,但是楊六哥這次的仗打的就是狗屁不通,那麼多的老百姓因為他而死。

  還有你也是。打代州需要這樣打嗎?就是你有能耐,不要命了,一個人衝殺,你要是死了老太君怎麼辦?到天京新城哪裡好好學習一下,還有就是去看看樊龍,要不是樊龍你不知道死了多少次,看看樊龍全身都是刀傷,箭傷,你怎麼忍心看見樊龍那樣都不知道關心一下,你這個做姐的也太差了,樊龍不是你楊家的家將,知道嗎?

  楊琪有一回來就給楊鵬罵的一塌糊塗,呼延赤金本來想上前說倆句,最後還是忍住,因為這次樊龍受的傷太重,從頭到尾楊琪都沒有關心一下,那是在天京新城是不允許的,因為天京新城的規矩在哪!楊琪簡直把樊龍當做楊家的家將來看。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