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七百七十一章,紅色警報。

  楊鵬走到書案後面坐下,看向軍官,問道:“軍報了?”

  那軍官趕緊將一封紅色封套的軍報呈遞給了楊鵬,道:“這是剛剛收到的,從蒲甘那邊傳遞過來的軍情急報!”

  楊鵬接下軍報,拆開封套,取出信紙看了起來。蔣麗看著楊鵬的神情,看見他微微皺著眉頭,知道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了。

  楊鵬放下信紙,思忖片刻,扭頭對蔣麗道:“立刻召集在京的所有內閣成員來御書房議事。”蔣麗應諾一聲,奔了下去。

  不久之後,聽到召喚的內閣成員陸陸續續趕到了御書房。看著站在巨幅地圖前的皇帝,心中都升起一種不好的感覺,感覺一定發生什麼緊急事情了。

  楊鵬轉過身來,掃視了眾人一眼,問道:“都到了嗎?”

  韓冰道:“都到了。”

  楊鵬道:“剛才接到從蒲甘發來的緊急軍報,羅馬教皇集結了幾十萬大軍對我們發起進攻了!崑崙島首當其衝,應該早已經失守了!”

  眾人大吃了一驚,黃巧雲難以置信地道:“他們竟敢來攻擊我們?”其他人也都感到難以置信。

  楊鵬道:“我們大意了。以為遠隔重洋,西方人是有心無力。可是我們忽略了一點,西方人或許在很多方面不如我們,但是他們卻十分有冒險精神,因此我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他們就真的做了!”

  韓冰道:“既然敵人來攻,那麼我們也該調兵遣將。不過以目前的情況,恐怕難以從北方調兵,只能依靠南方的大軍!”

  耶侓觀音道:“南方我們三十幾萬大軍,應對那個什麼教皇大軍沒有問題。怕只怕西邊的天竺,東邊的越李朝會趁這個時機搗亂,那樣的話,這一仗可就不容易了!”

  耶律寒雨道:“不錯,必須把天竺和越李朝都考慮進來,否則只怕會在戰爭中間出現意外狀況。”

  楊鵬點了點頭,道:“這一點我也想到了。西邊便以達卡為堡壘,以三萬精銳防備可能前來侵犯的天竺大軍;東邊讓段志賢在薩爾溫江一線防備越李朝,令張浚守住憑祥關;史連城則率領主力於若開山脈一線集結,於敵軍決戰。這一戰還有一個關鍵便是海軍的決戰。若我們的海軍不能打垮英格蘭海軍,那麼陸上就算獲勝,也無法全殲敵人,他們就算陸上戰敗了也可以從海上逃走。因此要全殲這股敢於來犯的敵人,海軍之戰的勝負可以說是關鍵!我打算立刻傳令所有海軍主力往東萊群島集結。”楊鵬所說的東萊群島,其實就是現在現在馬六甲海岬孟加拉灣出海口的安達曼群島。在這個時代,安達曼群島只生活了一些文明十分落後的土著居民,自打大明開啟海上商道之後,便將這一片地區納入了版圖,而且成為了大明一處重要的海上基地。

  楊鵬自打開展海上貿易以後,便在貿易沿線建立了許多據點。前文中的崑崙島便是最西邊的海上據點,在崑崙島的東邊,東萊島的西邊,兩者之間,便是西鷗島。西鷗島是關平關山兄弟取的名字,在現代社會的話,它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稱,斯里蘭卡。大家都知道斯里看卡是印度下面的一座大島,在這個時代,這座大島有兩個國家,一個叫做僧伽羅王國,另一個叫做泰米爾王國,兩個王國自幾百年前開始便征戰不斷,關係非常緊張。

  大明的龐大船隊來到這裡,兩國的君臣百姓何曾見過如此恢弘壯闊的船隊,幾以為是天上神佛的使者將領,兩國國王都派出使者前來覲見。後來才知道,來者是傳說中的東方人,並非什麼神佛的使者。不過東方人的龐大船隊還是令他們無比敬畏。大明方面派人與兩國接洽,希望租用兩國交界處的一片沿海之地作為船隊停泊修整之用。兩國君臣不敢得罪擁有這樣規模船隊的國家,同時也希望通過貿易來獲得利益,因此便同意了大明使者的請求。於是大明方面便在斯里蘭卡島上建立了一座據點,而關山關平兄弟則按照漢人的習慣將這座島命名為西鷗島。

  “崑崙島若已經失守,那麼敵人的下一個目標便是我們的西鷗據點了。我們在西鷗據點的兵力不足,是肯定抵擋不住敵人進攻的。不如將那上面的所有兵馬全都撤回來吧。”張翔建議道。

  韓冰道:“西鷗據點兵力有限,卻也不能輕易放棄。我們需要西鷗據點遲滯敵軍前進的步伐,以便為我們調動兵馬爭取時間。如果西鷗據點不進行抵抗,恐怕我們的兵馬還未佈置完成,敵軍就已經到蒲甘南海了。“

  楊鵬點頭道:“韓冰說的對,西鷗據點絕不能輕易丟掉,必須死守!”……

  散會後內閣眾人陸陸續續離開皇宮,三三兩兩地走在一起議論著當前的事情。

  黃光道:“有一個辦法,可以讓天竺不敢妄動。”旁邊的張翔沒好氣地道:“你既然有此妙計,為何不向陛下言明?”黃光笑道:“我的這個辦法說來很齷齪,還是不說的好,否則肯定會被陛下訓斥的!”張翔聽他這麼說,更加好奇了,問道:“你想到的究竟是個什麼辦法?”

  黃光呵呵一笑,道:“天竺的兩位公主不是在我們這裡嗎?若是我們用她們要挾天竺,天竺肯定不敢妄動!”

  張翔翻了翻白眼,“這個計策你還是不要說的好。陛下那樣的英雄人物,是絕不會用這種計謀的!想當初,陛下要對大理用兵了,不僅沒有利用大理公主,反而還將大理公主放了回去!陛下是英雄,勝也要勝得光明磊落,令對手徹底心服!”

  黃光笑道:“我不是說過了嗎,我的這個計策陛下是不可能採納的!”

  張翔笑道:“這種計策你還是免開尊口為好!”

  湯時典道:“我倒認為這個計策不妨一試。所謂兵不厭詐,有的時候其實也不必過於在乎計策卑不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