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一八三章 華族復興會

董良沉吟了1下說道:“這樣吧,乾脆就叫華族復興會,咱們的宗旨就定為內驅韃虜,外抗列強,護衛華人,復興華族。”

“可以,這個名字好,不僅僅能夠吸引1些不滿滿清統治的普通民眾,還能夠吸引那些有中興華族之志的有識之士。”

董良點頭,華族復興會聽起來確實更加高大上1些。

天地會、小刀會這樣的名稱只能吸引市井之流,更加適合於底層的百姓。

“嗯,說的對,你們暗部的工作不僅僅是要在滿清各地建立據點,刺探情報,秘密發展會員,同時還要幫助我們華族籠絡、蒐集人才。”

經過孫延平這麼1說,董良想到了同盟會。

自己為何不建立1個組織呢。

用共同的綱領,將1群有同1志向的人聯合起來。

華族的概念畢竟太過寬泛,不可能每個人都參加到華族的統治中來。

今後華族也是要由1幫志同道合的精英來統治。

董良要寫《告華族同胞書》,要將這本書推廣出去,也是為了籠絡人才,尤其是志同道合的人才。

“元首,放心,這件事情,老夫做得,南方流行會黨,我華族以會黨形式在南方籠絡人才可行。”

“既然元首下1步要經略東番島,那麼我們暗部首先就到東番展開工作吧,正好老夫認得1些東番島上的會黨,或許可以拉攏過來,以為助力。”

“如果有當地內應,那就太好了。”董良興奮地說道。

他正要跟孫延平說起這件事情。沒想到孫延平真的在東番島有門路。

“臺灣縣李石和鳳山縣林恭都是道上的好漢。而南面的臺灣、鳳山、嘉義則是清廷在島上控制的中心所在。”

“元首攻東番,可是準備先拿下北面的雞籠、淡水,然後水路並進從北向南打?”孫延平問道。

“正是準備如此。”董良點頭。

“老夫建議元首拿下北部之後,直接乘船南下,這樣速度更快。如此可以在消息傳到臺南之前對鳳山等縣發起進攻,到時候老夫讓人在鳳山等縣同時舉事,如此我護衛軍可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東番。”孫延平道。

孫延平所說的戰術有些像是海上蛙跳戰術,充分利用了護衛軍水師的優勢。

董良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