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二一一章 雞籠城

董良準備集中主力拿下那裡。

他在取淡水城之後直接帶領主力攻打臺南地區。

東番島的城市都是沿海而建,這極大地方便了擁有海軍優勢的護衛軍。

咸豐3年2月十4,護衛軍海軍到達雞籠港灣。

雞籠港是1處3面環山的天然港灣,港灣內的水深有十幾米,是1處深水港。

港灣出口有1座小島名曰社寮島,因為形似雞籠,因此這座港口被稱為雞籠港。

早在明末時期就有沿海的海盜開發此地,後來這裡先後被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控制。

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之後,派駐官員到這裡進行治理。

鄭氏投降滿清之後,這裡被改為雞籠縣。

同時有1批滿清綠營兵被安排到當地屯墾生活。

至今當地還有咸陽村、洛陽村等村落保持著中原和西北地區的生活習慣,這些村落就是在清初由綠營兵建立的。

白米甕炮臺是雞籠港此時唯1的1座炮臺,炮臺在港口的西側,1共只有4門老式火炮。

這炮臺還是十年前,英軍從這裡撤走之後,清軍興建。

炮臺雖然不算舊,但是炮卻不是新的。

當時的臺灣府沒有資金鑄炮,只能請求浙閩總督府撥付。

時任浙閩總督覺得雞籠乃是偏遠之地,因此只撥付了幾門舊炮給這裡。

這4門炮,到現在已經幾年都沒有用過了,此時不知道還能不能打響。

炮臺上的守衛只有十5名老卒,他們隸屬於當地汛塘兵,本身就是住在山下村落。

十5人分作3班,每天只有5人在山上值守。

他們與其說是守衛,還不如所放哨,真的有事,5個人也沒法操縱火炮。

董良根本就沒有將這個炮臺放在眼中。

他直接下令艦隊從社寮島的西側水道進入港口。

董良不止1次地經過雞籠港,每次他都忍不住想要打進港口,佔領這裡。

這座雞籠城就像是上班路上的1個髮廊,漂亮的姑娘穿著暴露,搔首弄姿,勾引客人上門。

但是董良每次都要強忍著視而不見。

如果在那個時候對雞籠城動手,他的精力就要全部被牽扯,若是打完退走,董良現在再想要拿下那裡就沒有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