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二八八章 東征

楊文定參劾文藝道:“本人去蘇州、常州搬救兵,鎮江是文藝防守;救兵還未抵達,文藝就率8旗精兵潰逃,罪不容誅。”

楊文定想開脫罪責,參劾文藝還不行,他必須拿出補救方案。

為此,楊文定讓蘇淞太道吳健彰去聯絡英國公使,希望列強能出兵鎮壓太平軍。

楊文定想要藉助洋人的力量,但是他又給不出人家開出的條件,更何況此時的英國人在謀劃東番島,在上海根本就沒有什麼兵馬。

結果呢?英國以中立為由,表示不干涉戰爭,只要能保住英國商業利益就行。

而且,此時在上海的列強也在觀望,他們知道這股叛軍也信上帝,興許可以培養成自己的傀儡。

只是後來,洪秀全此人太過傲慢,他認為自己是上帝的兒子,對洋人不假辭色,想要從他們這裡獲得好處,又不願意出賣利益。

他終究是沒有做出出賣民族利益的事情,這1點比滿清要強多了。

因此洋人轉而繼續支持滿清。

英國不同意出兵協助,楊文定只好跑去揚州,與楊殿邦守城,戴罪立功。

可是揚州更不好防守,城內沒兵不說,居民還特別痛恨清軍,他們早已與太平軍聯絡,準備獻出城池。

揚州居民痛恨清軍,也好理解,“揚州十日”之難,豈能忘記呢?

不過揚州有錢啊,城內的鹽商哪1個不是富可敵國。

可是楊殿邦拿出重金,招募兵勇,讓居民上城協助防守,卻沒1人響應,大夥集體抗議,支持太平軍。

為此,楊殿邦只好拿出“殺手鐧”,就是派人去天京,重金賄賂楊秀清,讓他放棄攻打揚州。

說來荒謬,但是這確實是幾個地方大員商量來商量去得到的唯1辦法。

楊殿邦此舉,與南宋末年賈似道如出1轍,妄想通過賄賂方式,讓對手撤兵。

但是,楊秀清不是忽必烈,他收了滿清官員的錢,回覆楊殿邦:揚州不在攻擊範圍內。如此,楊殿邦放鬆了戒備,4個城門全部打開,繼續做生意。

俗話說,“兵不厭詐”,楊秀清收下20萬兩白銀後,讓林鳳祥、李開芳突襲揚州。

他是個燒炭工出身的,講究的是務實,哪裡會跟他們眼中的清妖講信義啊。

楊殿邦猝不及防,狼狽而逃,揚州就此被拿下。接著,林鳳祥出兵掃蕩附近團練武裝,完全控制了揚州,東征初步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