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四四二章 加爾各答


蔡永海好奇地打量了1下眼前的這個韃子官員,算不上討厭。

“你這個人看起來太精明,我不跟你說話。”

蔡永海1句話就堵住了郭嵩燾的嘴巴。

船隻繼續逆流而上。蔡永海不跟他說話,郭嵩濤只能自己用眼睛觀察周圍的情況,希望能夠得到1些有用的信息。

這次即使不能說服這些海盜,自己回去總要能講出1些有用的東西來,要不然,不僅白跑1趟還沒辦法交差。

他的觀察能力其實不弱,總能夠從1些細節發現問題。

比如蔡永海的這隊兵馬,5艘戰船,不到百來人。

戰船是用商船或者漁船改造的。

但是從改造的痕跡來看,是出自專業的工匠之手。

上面用的船釘從成色上來看是新的,而且與中原手工打製的船釘不同,這船釘應該是洋人產的那種機器船釘。

難道說這夥海盜得到了洋人的支持?

不是說他們敢於硬剛洋人嗎?

這是1個問題,假如這夥人與洋人之間的交惡是障眼法。

他們實際上是洋人支持的,那麼這夥人的危害就比太平軍嚴重。

洋人原本只是來討點好處,要是他們扶持勢力,入侵大清,那就是要我亡國亡種啊。

郭嵩燾還是有點民族責任感的,許多漢人士大夫覺得自己與滿清朝廷之間是1種合作的關係,是為了讓華夏更加強盛。

他們將投降滿清,看做是中原農民與草原遊牧民族之間的1次聯盟。

這種觀點哪怕到了後世都很有市場,成為了挺清1派的重要論據。

無論如何,這都給了這些滿清官員1種自己是民族功臣的感覺。

除了船釘之外,船上的火炮都是用鐵鑄的,相對輕便,形制統1,定然不是從地方上搜刮的。

再看這些人身上的背的火槍,同樣是統1的形制。

這說明1個問題,這些海匪有自己的武器來源,而且還非常的充足。

1路行來,贛江之上已經看不到打漁的漁民。在朝廷的控制區中,為了防止護衛軍的奸細,江上已經不允許漁船下水。

但是到了這群海盜的控制區,江邊照常能夠看到打漁的漁民。

有些漁民還會對著海盜的戰船打招呼,他們似乎認識。

蔡永海自然是跟這些漁民認識。

這次林文察到贛州可是帶著工作組來的。

他們拿下贛州之後,地方上的改革隨即快速推進。

這些漁民實際上就屬於沿江的幾個漁業生產大隊,他們同樣要承擔巡邏警戒的任務,而負責江北段巡邏的蔡永海中隊則知道聯繫這幾個漁業生產大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