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六 四六章 幾條戰線

  因為金氏越是做準備,半島百姓的反抗就越激烈。

  因為他們組建軍隊是需要錢糧的。而金氏非常自私,他們不想自己掏錢組建軍隊。只能加緊對地方上的搜刮。

  而其他人才不管他們收稅是幹嘛的呢。

  除了支援一些軍官和武器,董良是不想在半島花一分錢。

  在遙遠的北美同樣有一支華族的隊伍。

  這裡姑且算是一條戰線。

  自從李威立和榮慶舒他們到了北美之後,北美縱隊的發展真的是如魚得水。

  華族這邊到了冬天,北美這裡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不過北美西海岸這裡是地中海氣候,冬天沒有那麼冷。

  樹林中的紅楓和鵝掌楸夾雜在巨大的冷山與紅杉樹之間,形成了一幅紅黃綠相間的美麗畫卷。

  這裡的樹木都非常巨大,人走在樹林中會感到自己十分渺小。

  
  一群身穿青綠色夾襖的青年男子排成了一列縱隊走在樹林之間。

  這是肖楠接收的第二批華工了。自從尤里卡據點建立之後,已經有兩批運送華工的船隊抵達這裡。

  每批船隊由五艘商船組成,每艘商船上大概有四五百華工。

  這可是不是那種運奴的飛剪船,而是華族自己建造的客貨兩用船。

  船上攜帶了火箭彈、暴風雪機槍等自衛武器,根本就不用害怕一般的海盜。

  這支船隊從福州出發,經過扶桑、夏威夷王國,然後直接在尤里卡靠岸。

  “讓這些傢伙速度快些,我們必須要在今天晚上趕到露營地。”肖楠對傳令兵說道。

  他專門負責後方的新兵訓練,而褚雲良則負責帶兵打仗。

  第一批新兵在兩個月以前就入列。

  這些人原本都經過民兵的訓練,很多人還是從地方守備隊中抽調的。

  這些抽調到北美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全部都是沒有成親,而且不是家中獨子,不僅僅不是獨子,他們一般都有三四個兄弟。

  按照華族的要求,男子成家之後就要分家。而當地生產隊沒有那麼多的耕地分配,因此他們只能走出去。

  這是一種強制性的政策,大部分的百姓都能夠理解。

  因為在華族的傳統文化中,家族大了之後,要麼就兼併更多的土地,要麼就開枝散葉。

  他們來到北美服役,華族許諾在三年之後,每人分配五百畝土地,不是生產隊那種只有耕種權的共有土地,而是完全屬於他們的土地。

  這就是華族的二元制土地制度。

  在本土實行土地國有,農村實行均田制。

  這是為了保證華族基本盤的穩定。

  但是為了鼓勵人口向外拓展。華族又允許在新佔領區實行土地私有制。

  褚雲良在完成了第一批新兵的整合訓練之後,就急不可耐地帶著五千整編的部隊出發了。

  這支軍隊由原來的北美支隊三千人與新來的兩千人整編而成。

  他們全都換裝了新的裝備。當然了,這支軍隊依然用的是前裝線膛槍。

  華族的栓動步槍並沒有裝備給他們,主要是擔心技術流給美國佬。

  因為美國佬此時已經是世界第四大工業國,他們的實力完全可以仿製出這種槍。

  但是迫擊炮卻裝備了不少,彌補了北美縱隊缺乏重火力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