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七四一章 不識抬舉

“聽好了,天朝今年不收稅,但是天兵要吃飯,陛下下旨每戶人家按照家中田畝數量賣糧給天朝,1畝田要賣5十斤糧食。按照官價收購。”

楊輔清算了1下,天朝糧食的缺口在1百萬擔左右,按照這個數量給每個府縣下了指標。

縣裡面1開始只是貼出告示要收糧。

小麥1擔1兩5錢銀子,糜子1兩銀子1擔,雜糧按照5錢銀子算。

但是這價錢比市面上的要低多了。

天朝這邊似乎也沒有糧商。

太平軍消滅了地主士紳,也將商人的財富都給沒收了。

只留下了1些小商販。

所以老百姓根本就沒有參照。

他們只知道自己家中的糧食勉強夠家人吃的。

初9家裡的1畝土豆已經吃了1多半。

現在剩下的只夠吃到春天,到時候可以去搞點野菜什麼的。

“當家的,怎麼辦,官差說了,要是不賣糧食給官府就是居心否測,要將分給咱們的田給收回去。”

初9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家中只剩下救命的土豆,還有作為來年種子的糜子、麥子。

這些東西都不能動。

“真他孃的混賬,這哪裡叫買啊,簡直就是強買強賣。咱們家1共十5畝田,那就是7百5十斤糧食。這麼多,我們到哪裡去湊哦。就是將田裡的山藥蛋子都給挖出來也不夠啊。”

……

華族缺糧食可以向南洋地區轉嫁,但是他們沒地方可以轉嫁啊。

無論是滿清還是太平軍,他們都只能轉嫁給百姓。

高初9家是鐵定交不出糧食的,他家的田真的被收回去了。

不僅僅是分給他家的田,還有他家自己的田也要被收走。

初9去找縣衙理論,結果被安上了1個清軍間隙的罪名抓了起來。

他的老婆給關在了女營幹活,孩子被送進兒童營。

高初9原本好好的1個小農家庭就這樣毀了。

楊秀清沒有意識到這個政策的問題。

太平軍基層官員的素質並不高,他們沒有1套自己的官員培養和監督體系。

因此楊輔清給的命令下去之後就被執行成這個樣子。

完了,這兩人甚至都不知道這樣的事情。

地方縣衙要處理1名百姓非常容易。這就是司法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華族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要求所有的死刑案件都要由華族大裁判院來審判。

大裁判院由7位大裁判員組成1個裁判庭,專門負責複核這些死刑案件。

所有的死刑犯都要重新再過堂,才能夠拉去處決。

事實上,華族大部分罪犯都會被判處流放。

因為華族擁有南洋地區數萬島嶼。

很多島嶼上的環境太過惡劣,就連最能吃苦耐勞的華族移民都不願意過去。

所以只能讓這些罪犯過去。他們到了島上之後無法離開,只能自發地開發這位島嶼。

糧食有了之後,太平軍沒等天氣變暖就兵分兩路1路進攻甘肅。

陝西甘肅是連在1起的,楊秀清計劃佔領甘肅之後擴大自己後方的縱深。

攻打山西是因為楊秀清手中缺錢了。

他知道山西老財最有錢。

……

董良感覺北方的戰局還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他暫時不準備北上。

此時他正按照計劃視察船廠區。

這裡真的已經成為1座工業城市。

短短的兩年多時間。這個船廠區擁有了好幾條縱橫交錯的寬闊柏油馬路。

董良這次組織了1支1百多人的考察團過去,其中有1半是商界的代表。

他們從南城碼頭乘坐1艘巡邏船前往船廠。

這艘船比較特殊,因為它是柴油機驅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