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五三章 理學逼宮

就連沙俄人也做不到。沙俄人當初侵佔西伯利亞,靠的也是1支支類似於特種部隊的探險隊。

那些人在皮毛和金錢的驅使下不斷地向東入侵,這才有了烏拉爾山以東的廣袤土地。

董良不想自己的護衛軍以強盜的身份出現在這裡。

他給這支隊5的人設是解放者。他們的目標是將北境從沙俄人的奴役中解放出來。

今後這裡將是土著生活的樂土。

華族暫時也不會對這裡進行開發。但是未來,這裡將成為整個華族的備用土地和後花園。

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夠做事情。

可是,董良的這種想法,能夠理解的人卻不多。

……

福州城總理衙門。

周藤虎的辦公室中來了1個不速之客。

福州大學堂的山長江景禮帶著1群書院的先生找到了這裡。

“周大人,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至今,未之嘗聞。華族如今佔據了4海之地,天下初定,正是應該修養生息之時。然,如今之華朝上下,急功近利,軍隊4處征戰於蠻荒,所費甚多,百姓如何生息?”

江景禮今天是來找周藤虎理論的。

福州大學堂的學報近來發表了大量抨擊華族政策的文章,被學部的新聞司給暫停發行資格了。

這下子捅了馬蜂窩。

這些讀書人在滿清時期也沒有那麼矯情。

畢竟滿清幾百年的文字獄,將他們的骨頭都被打斷了。

但是華族1直以來都是實行寬鬆的文化政策。董良希望恢復到那種百家爭鳴的狀態中。

讓華族的文化重新活過來。他總覺得明清以來,儒家文化越加的僵化。

江景禮領導的福州大學堂是理學的大本營。他們的敵人是心學大本營所在的廈門大學堂。

但是雙方的論戰中,理學1派近來處在了下風。

心學在南方非常流行,甚至盛行於扶桑。

島上的許多學者就經常到廈門大學堂訪問。

這讓廈門大學堂1時間在風頭上完全蓋住了福州大學堂。

這福州大學堂就想著怎麼翻盤?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也是懂流量的。

做學問,需要發揚光大,流量非常重要。

那麼怎麼獲取流量。

以前的讀書人都是通過抨擊時政來獲取流量的。最好還能夠被打上幾板子,這樣的話獲取的流量就更多了。

於是福州大學堂就在自己的學報上發表了1系列文章。

文章的內容大部分都是抨擊華族當前採取的政策。比如黃河移民,比如在西域和漠北的擴張。

他們覺得黃河沿岸的百姓,世代生活在這裡,怎麼說遷移就遷移呢,關鍵是這個遷移過程中還消耗了大量的糧食物資。

還有西域和漠北,朝廷都已經投降了。派出幾個使者過去,讓對方上表稱臣就好了呀,為什麼還要大老遠派那麼多兵馬過去呢?

這麼多的兵馬在那兒征伐,1年又要耗費多少糧草。

這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不都要由百姓來買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