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九五五章 監察委員會

孫延平現在直接負責復興會的事情。

要將復興會建成華族的執政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董良1直在推動復興會組織架構的發展,孫延平是具體的執行人。

“希望元首能夠以律法的形勢授權監察委員會秘密偵查官員貪腐的權力。我們不需要執行權,那樣就跟錦衣衛沒有區別,我們只要偵查權。”

孫延平都已經這麼說了,眾人覺得非常合理。沒有執行權,就不用擔心這個機構最後變成1個像東廠、錦衣衛1般的龐然大物。

“2叔,我覺得平叔說的有道理,這樣雖然顯得對咱們的官員不夠尊重,但也是防小人不防君子,咱們的百姓還是太老實了,他們被滿清壓榨得太久,利用社會去監督這些官員暫時行不通,您也可以看看各地的信箱,有幾個被抓的官員有百姓舉報的?”

董良其實只要說服董瑾便可,這件事情由孫延平來總抓,也能讓人放心很多。

大家對這位獨臂老人的人品絕對信任。

“可以,老孫來做的話,我沒有意見,不過1定要制定1部律法來詳細限定這個監察委員會的權力。另外,如果這些人要是跟官員相互勾結,1定要從中處理。”

董瑾提了兩個條件,不過是給自己1個臺階下,同時也是為了將這個新機構給框死在籠子中。

今天將眾人聚集在1起,主要是說成立監察委員會的事情。

這種事情暫時還不能張揚,等到監察委辦了幾個大案子,再公之於眾,這樣才能夠起到震懾的作用。

話題再次回到了戰爭上。

海軍司令員郭有說道:“元首,英國人的萬噸戰列艦,已經下水了,我們之前的情報有誤,是4艘戰列艦。這種戰列艦依然採用了蒸汽、風帆混合動力,1座水平往復式蒸氣機、10座燃煤鍋爐,輸出功率5770匹馬力,單軸單槳,最大航速14節,速度上不如咱們的鐵甲艦。”

“但是因為採用了老式戰列艦佈局,其火力相當的強悍。戰艦分為上下兩層甲板,武器裝備有10門110磅(180毫米)線膛後裝炮,26門68磅(200毫米)滑膛前裝炮,4門40磅(120毫米)線膛後裝炮。其裝甲也分為內外兩層,裝甲帶厚4.5吋(114毫米),內襯木板厚18吋(457毫米),綜合防禦性能應該不如咱們的複合裝甲。”

“另外,法國人那邊也建造了兩艘戰列艦,名叫“光榮級”,噸位達到了萬噸。不過法國人也使用了複合裝甲技術。這幾年法國人在鍊鋼業上發展非常快。”

郭有這麼說其實是在提醒董良,華族的海軍還存在不足。

“郭有,我知道你的意思,不過海軍暫時不會再建造新軍艦了,第2艦隊後面4艘‘鎮’字級戰艦造好之後,造船廠中的船塢都將用來建造大型商船。我們商船的總噸位,不到英國人的十分之1,少得太多了,今後要經營美洲和南洋諸島,沒有足夠的商船隊肯定不行。另外,咱們的鋼鐵現在基本上都砸在西北鐵路上。”

“不過我們可以拋出去1個消息,就說我們在研製1萬噸以上的鐵甲艦。”

不僅僅是郭有,眾人都不理解,董良為何自己不造艦,還要刺激洋人繼續造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