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九六八章 戰車

  其他的工程師平時經常能夠見到元首,這個時候見到朱鐵雄這麼緊張不禁覺得好笑。

  元首明明平易近人,在機器邊上操縱機器的時候,跟那些高級技工沒有什麼區別。

  董良沒有讓大家久等。

  他是研究院這裡的常客,有時候不打招呼就來了。

  “鐵雄兄弟,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當時你怎麼想到與拖拉機在前面帶路,掩護步兵進攻的?”

  董良拉著朱鐵雄的一隻手親切地問道。

  “這……元首,屬下一直跟拖拉機打交道,咱們的拖拉機連車廂都是鐵製的,平時遇到比較窄的路,那些樹枝碰到車廂直接就折了,屬下就覺得敵人再兇也是血肉之軀,難道還能比鋼鐵更硬?”

  朱鐵雄一開始的時候還有些緊張,但是講著講著就進入了狀態。

  董良滿意地點了點頭:“嗯,鐵雄兄弟說的不錯,血肉之軀如何跟鋼鐵對抗。戰車自古有之,春初戰國,國家的強弱大小都是以戰車的數量作為標誌,後來因為騎兵崛起戰車逐漸莫落,蓋因為古代的戰車靠戰馬拖拽,戰車再堅固,戰馬依然是血肉之軀,但是我們現在有了柴油機。柴油機可以驅動十幾噸的拖拉機,那麼用它來驅動戰車應該也可以啊。古代的戰車靠弓手和戟手殺傷敵人,但是我們現在有機槍,有大炮,可是給戰車裝上更加厲害的武器。”

  “這一切都是鐵雄兄弟給咱們帶來的靈感。”

  董良說了一通,最後又指向朱鐵雄,眾人也都看向他,彷彿他真的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

  朱鐵雄的臉憋得通紅,心跳得如同受驚的小鹿,一種心潮澎湃的感覺佔據了他的情緒。

  隨著董良說完,周圍的人跟著鼓掌。

  “柏總,怎麼樣,這樣的戰車,咱們造的出來嗎?”表彰好了朱鐵雄,董良走到柴油機廠的總工程師柏思宗的面前問道。

  “能,我們已經設計了兩種樣機,一種是輕型戰車,上面安裝了一挺復興二式水冷自動機槍,車上一名駕駛員,還有一名機槍手。”

  柏思宗帶著董良來到一個模型的面前。

  董良的眼前一亮,這個東西一米多高,兩米多長,酷似後世意大利的豆丁坦克。

  “咱們的履帶性能怎麼樣?故障率還高嗎?”董良問道。

  他們之前研製拖拉機的時候,董良就已經讓工程師設計一種履帶式拖拉機。

  但是這種履帶式拖拉機一開始的時候老是出現故障,理論到實踐的銜接總沒想象得那樣容易。

  柏思宗趕緊上前說道:“問題已經解決了,戰車上使用的將是成熟的履帶技術。元首您看,這邊還有一款重型戰車。”

  董良又跟著一眾工程師來到另外一個模型的面前。

  這裡擺著的兩臺東西都是模型,主要是為了看起來更加直觀。

  “我們準備採用重型拖拉機的底盤,車上安裝一門75

  華族的重型拖拉機主要用在黑龍江流域的開荒上,耐寒性能沒有問題,採用一臺五十匹馬力柴油發動機,履帶驅動,直接在上面建成炮塔。

  這造型就有些奇怪了,底盤太高了,機動性太差,速度快了容易側翻。

  董良將自己的意見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