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李耳

  許多年後,秦國也有一位王跑到周王畿問鼎,不但要問,還親自上手舉,結果,挑釁大周神朝權威不成,反被龍文赤鼎砸死。

  相比楚莊王的成功,這位直接淪為了歷史的笑柄,成為有勇無謀的一大典型。

  五霸的出現,使得大周神朝統治越發不穩,幾乎失去了對九州的控制,除了還剩下天子這個虛名,天下列國基本不將周王室放在眼裡。

  若非顧忌姬旦的存在,害怕做得太過火,將跟隨軒轅黃帝退隱火雲洞天的姬旦惹出來,恐怕天下列國早就忍不住跑到周王畿撒野了。

  楚莊王問鼎,未嘗不是一次試探!

  然而時局越亂,越有非同凡響之人出世,於亂世中綻放出無比耀眼的光彩。

  楚國,苦縣,厲鄉

  任誰也想不到,就在這個小地方,一個影響後世無數歲月的曠世神人誕生了。

  李耳,字聃,字伯陽,生而敏慧,博聞強識,天下諸般典籍,功法,一看就通,一學就精。

  而李耳出生後不久,魯國,陬邑,一名同樣曠古無雙的聖人落地,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兩大神人的出現,將時代徹底推向了高潮,諸天也將開始進入混元時代。

  李耳成年後,經人推薦,入周做官,為周王室效力,任守藏室史;

  周景王十年,李耳受權貴排擠,被免去了守藏室史之職,李耳出走魯國,一次偶然的機會,為友人主持葬禮,並遇到了仲尼。

  時年,仲尼僅十七歲,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之際。

  仲尼見到李耳時,贊其為“其猶龍邪”,並向李耳問禮!

  禮為何?

  何為禮?

  十七,正值青春年少,卻已開始思考“禮”的真諦,其道已見雛形,著實非凡。

  連躲藏在暗處觀察的某人也不禁稍感驚訝,甚至自愧不如。

  看看人家十七歲在幹什麼,再想想自己十七歲是個什麼鬼樣,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或許是出於對其天資悟性的讚賞,原本想找機會揍仲尼一頓的某人暫時打消了那個念頭。

  禮非禮,乃是生而為人該有的品性道德。

  仲尼的學問是沒什麼問題的,有問題的是仲尼的徒子徒孫,李澈還不至於將對某些屈膝慣了的傢伙的怒火,加諸到仲尼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