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爭 作品

215、發愁的刑部,喜慶的烏朋

  啥,你不知道他是張季舟?那你他媽的知道個啥?!

  曹庸越罵越氣,大發雷霆,摔了七個茶杯,砸壞了十幾張椅子。

  可發火歸發火,事情總還得解決。

  怎麼辦?

  聽烏朋的,燕白髮的,還是燕清辭的?

  平心而論,曹庸是想把人給交出去,讓老陳帶走,之後如何再與刑部無關。

  奈何燕府的管家臨走前特意提醒,如果不良人來要人,不準交人!

  在這種情況下,曹庸只能以燕白髮的意志為第一基準。

  所以他無視了烏朋,婉拒了前來要人的老陳。

  此時替屬下們擦過屁股,曹庸才終於歇了口氣,對著年輕男子發起了牢騷。

  當然這個今天與他同遊的年輕男子,身份也極其的不簡單。

  他姓李名徹,年二十有八,乃是皇帝陛下的第三子,皇貴妃所出,封晉王。

  只不過李徹的生母在他幼年時便因病去世,曹庸的妹妹又一直膝下無子,李徹便被曹妃養在身邊,視若己出。因為這層關係的緣故,李徹與曹庸關係極好,甥舅兩人常常結伴出遊。

  李徹明白了事情原委,感慨說道:“舅父,這事兒可還不算完啊。”

  “誰說不是呢?”

  曹庸一陣頭大,緊緊皺著眉頭,這無論怎麼做都是個得罪人的差事。

  他選擇順從燕白髮的意志,那麼就只能得罪烏朋、張季舟背後的張家,以及鬼醫行醫多年積累下來的人脈。

  李徹拿起刑部的報告,看著上面的記錄,努力在想破局的方法,可他一時半會兒想不到頭緒,只好作罷,將報告扔到一邊,任由曹庸和一幫刑部的人員頭疼去吧。

  拍拍屁股起身,李徹告別刑部,出門過他的小年夜去了。

  ……

  ……

  太醫署西南方。

  烏府。

  這裡地處長安最繁華的區域之一,此時燈火通明,街上到處張燈結綵,耳邊絲竹聲不絕於耳,烏府上下同樣掛滿了彩燈綢緞,紅燈籠散發著溫暖的光芒,喜慶極了。

  烏朋今天的心情也好極了。

  他最親愛的師父被刑部抓捕歸案,沒有比這更好的新年禮物了。

  事實上,他急切的讓屈望殺了楚巧巧,便是為了編寫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然後他再使些銀錢,通過各大茶樓的說書人,把這個故事傳播出去。

  相信隱藏在暗處的張季舟很快就會聽到。

  也相信最愛惜名聲的張季舟在聽到故事後,一定會失去理智,做出些許出格的事情。

  果不其然。

  張季舟露出了馬腳。

  呵,謝長恭,儒生謝長恭,長弓為張,這可真是個不錯的化名。

  烏朋這樣想著,心情愈發暢快。

  在晚上的家宴上,他少有的喝了三碗燒酒,一大碗肉湯,吃了半碗梅菜扣肉,還夾了很多筷子的紅油耳絲,飯後竟然還吃了一個雪梨。

  這在平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烏朋是個很怕死的人,又因為怕死,所以他很注重養生。

  酒會影響身體機能,肉湯太膩,油脂太重,紅油對身體不好,雪梨性寒,不適合秋冬吃食……總之,烏朋儘管居住在長安最繁華的地帶,過的卻像山野中的老僧。

  今晚吃了這麼多有違養生之道的食物,足可見他的心情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