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高考卷工作會議

  兩個年輕人一致搖頭,高考命題組本身就是絕密單位,裡面的規則更是絕密規則,新人怎麼可能知道?

  “那我解釋一下。”鄧教授推推眼鏡。

  “首先,你們四位出題老師,每位老師都要出兩套完整的試卷,A卷和B卷,一套會出現在高考考場上,另一套則是應對突發情況的備用卷。”

  “所有卷子完成後,我們會找一部分學生進行試做,驗證卷子的質量,同時我們也要內部討論,綜合決定哪位出題老師的試卷最好,就用哪位老師的卷子。”

  “但不會原封不動的用,我們會討論修改一部分題目,同時,會有大約20%的題目進行替換,從另外幾位落選老師的卷子上,替換一些考察知識點相似的題目上去,形成最終的高考卷。”

  “整個流程大約需要在五月中旬完成,咱們有一個半月的時間,當然越快越好,往年這一步都是一週左右完成。”

  “五月下旬,高考前一週,還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試考,抽取一些學生考試。”

  “剛剛講到第一次試考的學生,用的是一些大一學生,考完後他們也會進入封閉。”

  “而這第二次試考,用的則是貨真價實的高考生,具體抽什麼學校的什麼學生不確定,他們的考試成績會被直接記為高考成績,相當於提前高考。”

  “根據第二次試考的結果,我們有可能最後調整一次試卷,只能是微調,最終就定稿了。”

  鄧教授說完,宋河連連點頭。

  整個流程確實嚴謹,四個老師競爭,交換部分題目,以及兩次試考,怪不得高考題的質量普遍比輔導機構的野雞題目更好,這麼多工序加工出來,能不是精品題嗎?

  “下面講重點。”鄧教授推推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