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少帥 作品

第1738章 你說服不了我

  “現在,大部分人,還是愛國的,但這個功勞不在我們,而在於大夏五千年的文明,以及民族的認同感,這不是因為我們做的有多好,而是因為老祖宗有德,而且因為百姓們善良!”

  “如此善良的百姓,你怎麼忍心用牛馬的方式對待他們?”

  “作為領頭的我們,不但要以身作則,還要深入群眾!官,上下兩個口,不是吃飯的,而是用來替百姓說話的!百姓需要的是公正,那我們就是法官,百姓關心食品安全,那我們就是安全大使,百姓希望得到公平的教育醫療資源,那我們就讓基層百姓,都能看的起病,上的起學!這事,難嗎?其實並不難!只是我們一直沒有找到方法,一直在走老路!這太平盛世的陰暗面,我們不敢去面對,時間一長,終究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明白嗎?”

  閣老語重心長,苦口婆心。

  作為一個老師,有責任,有義務,教導自己的學生。

  而林元龍也不是愚鈍之人,他細細品味閣老的話。

  大體是贊同的,但始終保留三分己見。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幾千年來未成就之事,終歸是敗於人性的弱點,何而為人?慾望滿身!我可以約束我自己,但你能保證每個人都約束自己嗎?”

  “不是所有人都想吃大鍋飯,古人言富不過三代,這就是人性,你敢保證你的仁政能夠實施三代嗎?倘若你走了,下一代,下下一代,還會按照你的路子走嗎?自古以來,王權就是王道,無規矩不成方圓,百家思想最終活下來的,終究是儒法兩家,就算民智已開,又怎樣?認知越高,就越痛苦,因為他們無力改變什麼,因為他們懼怕王道!想要穩定,想要繁榮,那就把槍擦亮,亂世用重點,鞏固王道是關鍵!”

  這就是林元龍的認知,槍口之下,誰敢不從?

  讓人尊敬,不如讓人敬畏!

  人若沒有敬畏之心,什麼事都乾的出來!

  這兩種思想,不能說誰對,也不能說誰錯。

  閣老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元龍,你說的不無道理,但你要知道,我們要做的,是順應時代,這不是亂世,也不需要用重典,矛盾明明可以疏導,為什麼非要搞對立呢!有些事,你都不去試著努力,怎麼能成功嗎?當年,如果沒有改革,百姓可能連個洗衣機都買不起,即便那麼艱苦的年代,大家都對未來滿懷希望,現在人人都可以用電視洗衣機了,卻反而不快樂,連孩子都不願意生,難道你也要用重典?用王權,用霸道,讓他們生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