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防略圖

 
孫權也明白喬父的顧慮,也並沒有因為喬父的婉拒而生氣,“喬公不必如此防備晚輩,晚輩自幼便嚮往遊歷山河之行,只是奈何年少從軍,並不得志。

 
廬江郡中多有高識之輩,晚輩十分傾慕,不知道可能得喬公引見一二。”

 
廬江郡中,丁、周、韓等高門世家確實人才輩出,包括孫家軍中的第一軍師周瑜本人,就是出身於廬江的舒縣。

 
但喬父這一支本就是旁支,加上喬家的祖父更是庶子,與那些高門世家也更沒有往來,“引見”二字,更是無從說起。

 
“將軍抬舉了,老朽雖擔一個喬姓,卻只是皖城一小吏而已,與郡中諸世家更是無交情可言,請將軍明鑑。”喬父額上滲出不少冷汗,他對上孫策的眼神,便被這一雙眼睛所震懾,微微低下頭,不敢再多看一眼。

 
孫權輕笑一聲,“喬公自謙了,其實晚輩也只是嚮往廬江風土人情,才想能和喬公請教幾句罷了。

 
喬公這般三緘其口,反倒讓晚輩惶恐了,想來是晚輩唐突了,晚輩以茶代酒,向喬公賠罪。”

 
喬父連道不敢。

 
喬瑋本以為孫權會有所不悅,但卻很快轉移了話題和喬父聊起了別的。

 
二人從耕讀之道開始一路聊到了百姓民生之事,後又聊到了喬父年輕時候的從軍經歷,這才漸漸相談歡愉,頗有主賓盡歡的意思。

 
二人聊了差不多有一個多時辰,直到守衛前來送午膳飯食,喬父才想起告退。

 
“老朽乃是一介平民,于軍中既無建樹,也無助益,留在將軍營中甚是不安。

 
將軍相救之恩,老朽無以為報,若有來生,當結草銜環以報之。”

 
孫權笑了,結草銜環?他可暫且用不上這樣的報恩。

 
他自認也不是個小肚雞腸之人,面對喬父的“不識好歹”也並不意外,只是多少有些不甘心罷了。

 
周瑜向大哥孫策獻計,奪取廬江,他也想為大哥做點什麼。

 
當從喬家侍從口中剋制得知喬氏一家的情況,心裡抱有了一絲期待,能從喬父口中得到他想要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