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為難

孫權沉吟半晌,反問喬瑋,“所以你覺得,許貢密信事有蹊蹺?”

其實非要說蹊蹺,也未必有太多,這個時代的士大夫們,大多都抱有一種“報效漢室”的忠心,即便漢室衰微,早已殘破不堪,但他們這些人絕不能生出、也生不出什麼別的心思來,畢竟此事兒也還關乎名分正統、文人風骨。

從前許貢和孫家交好,無非是覺得孫堅和孫策心懷大義,匡扶漢室而捨生忘死。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孫策的野心已然藏不住了,他根本不會去考慮漢室傾覆之事,只是打著漢室忠臣的名義想要佔地為王。

所以即便曹操的野心已是人盡皆知,但他善待漢帝,處處打著“漢室”的名號,還是藏在了大多數人能接受的道德高點上。

至少,比孫策站得高吧。

所以許貢此舉與其說是背刺孫家,倒不如說,從一開始,許貢就沒有真的跟隨過孫家,他跟隨的是能為漢室效力的“孫將軍”。

但喬瑋此時並不能如此解釋這件事情,她需要為許貢求得生機,至少要拖過四月之後,只要熬過了四月,孫策或許就不會死了。

孫權也確實在仔細思考喬瑋所言,但他並不覺得許貢有喬瑋說地這般大義凜然。

“許貢此人可並非與我孫家交好,當年我孫家舉家歸吳,他甚至在由拳派兵抵抗過。若非君理護著我只身入軍,說服許貢,只怕早已成死仇。”孫權淡淡道。

“這些年他一直蟄伏於吳郡,與我孫家交好,連兄長也都十分信重他,以君理為都尉相佐守吳地。如今看來只怕也是心思有異。”

孫權眼中的殺意更甚。

等等,這個劇情走向怎麼好像跟她在書上看到的不太一樣啊。

孫權不提她還沒能想起來,許貢此人不應該早死了嗎?史書上記載,許貢曾於由拳抵抗孫策,而後被孫策和朱治合圍,為孫權所破。

許貢逃往南方嚴白虎之處,而後又投奔許昭,而後上書給漢廷,要求朝廷收剿孫策,然後被孫策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