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送信

因為只有驛站常年擔任傳遞信件等物流工作,只有他們是最清楚到其他地方的路該如何走。

喬瑋連聲道謝。

莫三公子只是要喬瑋的機巧連弩。

孫權卻道,“先生往後就是我奉義麾下的督造,我奉義麾下將士所使用的弓弩,往後只認莫氏的戳記。”

莫三公子也並未對孫權的身份露出驚訝之色,彷彿一早就知道了他們,“公子和夫人還是立下字據吧。”

畢竟口說無憑。

孫權也十分乾脆,直接寫下軍令,並且蓋的是他奉義校尉的印。

喬瑋留下的圖紙,也用了孫權的軍印,並且留下了一筆費用,供莫三公子打造機巧連弩的費用。

孫權一行人離開莫氏後,直奔驛站而去,真的從驛站之人的口中得到了荊衛所購的輿圖,目的地正是丹陽。

而孫策如今正駐兵在丹陽。

孫權立刻警鈴大作,立刻回府休書一封,要領幼煣親自送信去給孫策。

孫翊卻提出,“仲兄,還是我去吧,我的馬快。”

孫策曾經在戰場上繳獲過兩匹快馬,一匹名為踏雪,一匹名為驚帆,都是千里難尋的良馬。當時孫策讓孫權和孫翊各人去選自己喜歡的,孫翊選了踏雪,孫權要了驚帆。

踏雪曾跑出一日百里的戰績,無論是速度還是耐力,都曾一戰成名。

孫權不免有些擔憂,“你隻身前往,我不放心。”

荊衛行蹤不定,就像是顆定時炸彈,他不能為了給長兄傳信,就枉顧孫翊的安全和性命。

孫翊卻祈求道,“仲兄,長兄或可會有危局,大家都是兄弟,如何能無動於衷。何況,如果此時我不去,待時局平定,我便更不可能隨軍了。”

孫翊的眼神哀求,“仲兄!踏雪跑得快,定然能趕在荊衛之前,將信送到長兄手中。”

他也是孫家子弟,骨子裡也有血性,嚮往戰場廝殺、建功立業。

但是吳老夫人一直不肯放孫翊去,導致孫策和孫權都是十歲就上戰場了,但孫翊如今都十六了,還只能替兄長守著家中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