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颯 作品

第87章 大殺四方(求個票)

“三公子可曾有什麼應對之法,以免機巧連弩避免為敵軍所獲,仿得連弩之法?”

面對周瑜提出的情況,孫翊顯然一怔,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個情況。但隨後又不以為意地回道,“既怕戰敗而被敵軍所繳獲,那便打贏敵軍就是了。有此神弩在手,中護軍又有何懼?”

說得輕巧,戰場形勢瞬變難料,誰又敢輕言常勝而絕無敗績?

孫策對此擔憂也深以為然,見孫翊並無應對之法,便下令道,“既是如此,那機巧連弩切不可丟失,每戰,必須清點好數量,統一回收入庫,不可缺失一柄。軍需官立刻造冊登記。人在弩在,人亡,弩也必須在。”

這就是古代戰場的殘酷,兵器比人還重要些。

孫翊心中有些不快,這是在質疑他的能力不成?有他和此弓弩在,江東軍還能輸?

話說曹仁軍中。

楊俊自繳獲了江東軍的連弩,便喚來軍中技藝最為出眾的幾位工匠日夜研究,雖說用了鏡陣暫時擋下了江東軍的連弩攻勢,但他依舊發現了此物的玄妙。

連發十五支箭矢而不必張弦,這對於射箭的效率提升十倍而不止。他連夜便將此連弩交給工匠來拆解仿造,卻不想外表看上去十分簡單的構造,工匠們卻始終無法完全還原。

尤其是弩機的部分,明明件配皆是齊備,卻始終無法組合成型。有自身的工匠便道出其中奧妙,“自墨家之後,其下工匠各有分家,大多也都有不外傳的技藝之法。”

楊俊只好退而求其次,工匠們以自身技藝進行仿造,楊俊正在校場上巡查士兵們練習用弩,這連弩雖還有些簡陋,也算勉強可用了。

“軍師,江東軍又來罵陣襲擾,將軍已經點兵出城,前往迎戰了。”

“可探得是誰領兵?”

“還是孫策和周瑜。”

楊俊立刻登上城樓觀望,果然是孫策和周瑜領兵,另有一位小將率騎兵立於孫策身後,遠看著倒像是和孫策彷彿雙生。

這陣法倒是從未見過,將騎兵暴露在前,完全像是要來送死一般。

他立刻警惕起來,“那位小將是誰?”

小兵並不以為此事有何重要,“不知,大約是那個新兵魯子吧。”

楊俊卻覺得此事就不簡單,就算這個素未謀面的小將大意魯莽,那孫策和周瑜皆是文韜武略之輩,怎會犯這樣的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