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賭約

“那些工匠的手藝也就是我莫家鐵鋪的新入門的水平吧,再多也沒有了。”

好傲嬌的回答。喬瑋也是親自去選的這一批工匠,是普通工匠,能打造普通箭矢、兵器的水平,也沒有莫三公子說得那般普通。

“論技藝高超,自然是比不過三公子的,但我想問一問,就算是墨家鐵鋪集合所有的工匠之力,一個月內能做出多少柄機巧連弩來呢?”

莫三公子不明所以地看了喬瑋一眼。

“一百五十柄應該已經是極限了吧。”喬瑋大概估算了一下。

“差不多吧。”

喬瑋道,“但是有了這一些工匠的加入,我能讓你們一個月造出五百柄。”

莫三公子都忍不住笑了,“夫人就莫要說笑了,就這些工匠的手藝……某敢說,一柄都造不出來。夫人自己也是行內的翹楚,這機巧連弩原也出自於夫人之手,豈不知此物其中的精妙玄機,絕非是尋常工匠所能領悟的。”

便是莫家鐵鋪,如今能掌握其中奧秘的,連同他在內,也就是三個人。

喬瑋卻笑著道,“三公子既然知道此物原是出自於我手,自然知道我也不能無的放矢。這些普通工匠雖然製作不了機巧連弩,可他們完成所有機構的鍛造卻不見得不行。”

莫三公子微微一怔,但很快就明白了喬瑋的用意,“夫人的意思是,將工序分開,由專人負責?”

喬瑋點頭。

中國自己的流水線生產出現在宋神宗時期,比西方的生產流水線早了八百多年,當時的宋朝也是因為武器裝備製作的弊病而提出的統一管理模式。

喬瑋也是被莫氏鐵鋪的專人戳記所點醒,看似簡單的一柄劍,也需要經歷擇選原材料、鍛鍊、捶打、定型、打磨、拋光等數十道工序,如果將這些工序分開,有專人進行完成、並且進行檢驗,那麼效率就可以是數倍的提升。

但同樣,這就涉及到標準件的問題,因此就是需要為這些工件做好統一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