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邸書

顧悌雖然年幼,但他要寫就這樣一本縣誌,絕非他一人之功,所以這本縣誌不是他的態度,而是他們顧家的態度,或者說顧家某一部分人的態度。

“這是顧家的人在交底呢!”

這麼輕易就交底了?

喬瑋有些不可思議,四大家族能夠在吳郡之中根植百年,先前孫堅和孫策治下的時候,可不見有這麼好的態度。

孫權不過一個年十九的少年,他們竟會忽然心悅誠服,態度如此轉變?

事出反常必有妖,難不成有什麼他們並不知道的內情?

孫權也不知道為何顧家的態度會轉變如此之快。但不管為何,對於現在的孫權來說,這並不是壞事。

月旦評結束之後的第三日,由魯肅安排的邸書便悄然發佈在了各大街市的熱鬧之處。

從前許劭和許靖兄弟舉辦月旦評後,對於各人物的品評大多都是通過人們口耳相傳而為人所知。

但喬瑋卻覺得,這樣的速度太慢。何況世間之事也如戰時士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若不能造勢更勝從前,只怕此事難以為繼,最後變成某一群人之間的宴會。

喬瑋便提到了邸書,也就是所謂後世的新聞報紙。

邸書也本不算是首創,漢代以郡守制治國,各郡之間常也會發邸書為奏,呈奏漢帝以為簡報,告知郡中大小事務。

而喬瑋提出若能將月旦評上所發生的重要之事寫成簡文發佈在熱鬧街市之中,令百姓和寒門學子都可有湊一湊月旦評熱鬧的感受。

魯肅也很能舉一反三,甚至為了不識字的庶民之流,編出了一些朗朗上口的童謠,專派人教那些街邊孩童傳唱。

而很快,月旦評上曹弗興等人的名聲便傳了出去,而邸書也很快送到了會稽。

顧雍看著街市上貼好的邸書,轉向身邊的宋壽,“看來又讓先生測準了。”

宋壽躬身道,“府君夢中君侯周身已出紫氣,府君可效之死力。”

顧雍心中有了自己的打算。

想到他自己第一次見到孫權的時候,就隱約覺得其目有精光,勝於眾人。而那時候,不願相面的鄭嫗卻忽然眼露光芒,指著孫權喃喃道,“後福之相,可為宸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