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白虹劍

相比起張昭來,孫權的心裡還是更親近信任魯肅和周瑜二人一些。

對於灌鋼百鍊之術,他也更傾向於聽一聽魯肅的建議。

魯肅見到孫權手中的這柄新劍所帶來的威力後,也如同孫權一般,眼中滿是雀躍和興奮。

“若此技術能推行於江東軍中,便可打造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魯肅立刻便領會了孫權的心意。

他初到江東之時,便對孫權提出了佔據江東而西向,成就三家鼎立之態,而徐徐圖北上之地的戰略方向。

可要是有如此神兵利器相助,鼎立什麼鼎立啊,徐徐什麼圖之啊徐徐。

孫權聞言,眼中流露出滿意的笑容,他就知道,魯肅定然能夠明白他的雄心壯志。

只是想要大量鍛造出如此百鍊之兵器,尚且需要合適的地點和大量技術人員進行配備,並且需要嚴格的保密。

否則技術一旦洩露出去了,待其他州牧軍閥一旦學起來,也就失去了在戰場上的先機。

魯肅看著大漢的堪輿圖陷入了思索之中。

宛城固然有豐富的礦產和大量的工匠,但卻是戰事前線,細作與探子混雜,想要保密只怕是難。

如果要大梁調動工匠,也勢必會引起探子的注意,也就失去了保密的意義。

可孫權如今管轄之地並不廣袤,想要選一處既可用水排鼓風以鍊鋼,又能轉移大量工匠而不被人所知,還要能遠離戰事前線之地。

如此一來,反是難題。

魯肅和孫權在一旁反覆討論幾個可行的地點,可最終都不完全能符合他們所提出的條件。

喬瑋也不著急,坐在一旁為他們安心煮茶,一邊仔細聽著他們討論的內容,並不開口。

幾人從午間一直商議到晚上,也只是選出了兩個相對比較合適的地方,一處為丹楊,一處為會稽。

丹楊如今是孫匡治下,一向也是宛城的糧草後備之地。

再加上此處水力豐富,江河縱橫,距離宛城也並不遠,無論是轉移工匠還是運輸生鐵、柔鐵都可借用原本運糧草之道,快速支援宛城和夏口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