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賀齊



            孫權在書房裡看著豫章郡呈上來的戰報,言說郡中商賈行徑山林之間,卻被劫襲,一行百餘人,最終存活下來的人數尚不足十分之一。

孫輔召集部曲近五百餘人上山圍剿,卻也只攻殺了幾十人,顯然對境內的山越宗帥主力毫無影響。

這些山越之人憑藉山險地利,在山林之中穿梭隱藏,難以分辨尋覓其蹤跡。

孫權不免想起數年前的宣城之戰,他也險些被山越之人所殺,幸得周泰拼死相護殺出重圍,也是從此之後,他便選立身身邊可靠的家將賜幼字輩姓名,以護衛己身。

想起當日在宣城的險境,孫權也頗有幾分感慨,“江東之地眼看著疆域寬闊,民生富庶。然而地多為蠻荒之地,民生也多野蠻不知,民風彪悍桀驁。山越猖獗,政令難行。”

孫權到底年紀還輕,想到此事,也常有灰心之語。

魯肅低身拱手,“君侯,江東風土人情,難以一朝一夕而更。只是山越已然成心腹之患,我江東欲兵戈西向,若山越不平,終陷腹背受敵之境。若能鏟殺一族山越叛軍,威名一出,其餘山越宗帥自解。”

魯肅所言,孫權並非不知,只是想到山越禍患,心中也頗感無奈,“山越之患,自父兄以來便屢剿屢興,猶如死灰遇風即復燃。如此反覆,不知要耗費多少的兵力、多少錢糧。孤已是莫可奈何,如是父兄尚在,或有一戰而勝之勢。

孤只能求問,先生可有什麼良策可一勞永逸?”

為應對山越之亂,孫權將身邊的得力部將皆派遣至各地為郡縣為尉令,為的就是能夠全力鎮壓住山越之勢。

雖然各地均有捷報圍剿之政績,但終究治標不治本。

“某並無良策。”魯肅也十分誠實地回答孫權,“不過某確實有一諫言。”

“先生請說。”

“當年春秋五霸之所以能稱霸中原,並非皆因諸侯君主有良策高見,而是因為他們都能知人善任。高祖能得天下也並非因他可御百萬之兵,而是啟用可御百萬之兵之淮陰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