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155 章 反王聯合攻楊廣





薛收不僅文采斐然,在謀略上也很有見解。特別是跟著陳稜在筑紫島挖了幾年貝殼之後,他對軍隊瞭解頗深,已經能練兵和領兵了。




魏徵看著薛收跟著他來到瓦崗寨後,第一場戰鬥就上馬抽刀子砍人的狂勁,低頭看著自己手中的羽毛扇都不香了。




自己是不是該把劍術撿起來?




薛收能文能武,迅速博得了瓦崗寨眾人的敬佩。




翟讓悄悄向魏徵打探薛收的身份,嘗試能不能把薛收留下來。




魏徵沒好氣道:“他是我主公和三郎君的少年友人。”




翟讓震驚之餘,又感動不已:“三郎君居然把少年友人都派來瓦崗寨幫我?”




不是三郎君乾的。算了,就當是三郎君乾的。




魏徵睜著眼睛說瞎話:“三郎君知恩必報,你既然救過他,他當然會鼎力相助。”




翟讓心裡溫暖極了。三郎君高義!




瓦崗寨有徐世勣、單雄信和翟讓這等猛將,翟讓又非常有自知之明地將軍隊統帥都交給了魏徵和薛收,這支“民賊”就完全不同了。




李建成身邊都還沒個正經謀士呢,瓦崗寨這裡有兩個,整整兩個!還是青史留名的兩個!




在薛收和魏徵的指揮下,瓦崗寨輕而易舉擊潰了李建成的援軍。




魏徵是個小心眼,薛收也心疼李玄霸這個好友,他們本來打算生擒李建成,給李建成一個教訓後再放人。




誰知道他們的仗還沒打完,後方的李建成見敵軍勇猛,飛速逃回了太原郡。




薛收和魏徵得知這個消息時,李建成早就跑得沒影了。




魏徵諷刺:“他誣陷三郎君後也是跑得如此快,把三郎君打了個措手不及。”




薛收冷漠道:“看來李建成在這亂世中一定死不了。他遭遇意外的概率,比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只能跟在大軍屁股上的李三郎都要小。”




魏徵翻了個白眼:“那可不是,三郎君領兵進退有據,就是失敗了也會留在軍中收攏潰兵,不會仗沒打完,人已經跑得沒影了。唉,我還以為能幫主公和三郎君教訓他。”




薛收笑道:“也能教訓。我們攻入了滎陽,滎陽鄭氏想要我們不騷擾他們,總該付出點代價。翟讓




怕世家,我二人可不怕,主公和三郎君也不怕。讓滎陽鄭氏多出點血,滎陽鄭氏一定對這個廢物女婿很生氣。”




魏徵失笑:“聽聞李建成和鄭氏今年成婚?那就算給他一份新婚大禮了。”




薛收和魏徵相識大笑。




瓦崗寨這裡大獲全勝,幾乎吸引了洛陽附近所有剿匪兵力,並堵在了楊廣回洛陽的前路上。




薛收留在滎陽繼續幫助瓦崗寨。魏徵回到王薄身邊,率領齊郡義軍牽制住張須陀,並派出小股勢力一起騷擾楊廣。




江淮、涿郡等地的義軍也紛紛往洛陽趕,一副多路反王會師洛陽的模樣。




楊玄感果然趁機再次舉旗起事,派李密與義軍聯盟,被推舉為盟主,二發檄文聲討楊廣。




一時間原本被撲滅的民亂也死灰復燃,義軍大火從南燒到北,從東燒到西,連隴右道都有人生事。




然後李世民露了個面,民賊納頭便拜,涕泗橫流,高喊“我多年飄零,終遇明主”。




李玄霸在心聲裡為這群就奔著被招安來的心機男們補充:【我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棄,願拜為義父。】




李世民早就聽李玄霸講過現在還沒有的《三國演義》,知道這個臺詞背後的含義,氣得在心裡高喊【閉嘴】【住口】無能狂怒。




大隋民亂再次四處開花,這次大隋軍隊卻捉襟見肘,難以像楊玄感初次起兵時那樣迅速滅火。承擔主要襲擾楊廣任務的河北義軍,肩上的壓力就輕了不少。




河北義軍首領是高士達,但高士達這時候也如翟讓一樣很有自知之明,將軍權交給了竇建德,自己只負責後勤。




竇建德原本只是按部就班地打出“太子楊暕”的旗號騷擾楊廣,時不時裝神弄鬼嚇唬一下楊廣,搞個“廢太子楊勇”“廢太子楊暕”雙人鬼魂輪舞,把被東|突厥嚇得心有餘悸的楊廣生生嚇病。




見其他義軍勢頭這麼好,護衛楊廣的隋軍的士氣又過於低落,竇建德就想冒險搞個大的。




他與高士達商議,用出的計謀恰好和他本該在大業十二年初次揚名時用出的計謀一模一樣——他和高士達裝作內訌,高士達假裝殺掉了竇建德家屬,竇建德率領精銳向楊廣投降。




楊廣現在一心想回到東都洛陽,立刻命令接受竇建德投降,讓竇建德為先鋒攻打賊帥高士達。




與原本時空不同的是,這次竇建德不是趁著簽訂盟約的時候隋軍鬆懈進攻,而是忍到了戰場臨陣倒戈。




竇建德覺得挺奇怪的。




他本來以為自己這支軍隊可能會被打散,自己只率領幾百人在戰場上衝鋒。




奇謀都需要冒險,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誰知道自己帶去的人一個不動全歸自己,隋軍還給自己補了弓箭武器。




竇建德不得不說,大隋曾經真的很輝煌,就這支被突厥人打殘的隋軍都還如此富裕。這讓他在戰場上反衝鋒得更有勁了。




高士達和竇建德一合流,本來士氣就很低的隋軍丟盔卸甲,還有許多人臨陣投降。




宇文述雖然是貪官,但他也是楊廣的忠臣。




他年紀一大把了,還將生病後無法縱馬疾馳的楊廣背在背上,悄悄走小路從混亂中逃走。




又有一眾老將親上戰場殺敵,把竇建德和高士達的攻勢壓了回去。




楊廣也是命不該絕,張須陀還是脫離了義軍的騷擾阻攔及時趕到,正好救下了楊廣和宇文述。




從草原回來的山西慰撫使李淵,和楊廣的心腹河東慰撫使堯君素也匆匆來援,高士達和竇建德遺憾撤退。




楊廣還是成功回到了洛陽。




許國公宇文述傷重不治,死前他良心發現,當了一回忠臣,勸楊廣將楊暕認回宗室,恢復楊暕的名聲,並坐鎮西京大興,承諾休養生息。




楊廣很感動,於是宇文述死後,他的兒L子宇文化及沒能繼承宇文述許國公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