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潼關 作品

第二百零二章 來是空言去絕蹤

  駱霜兒嬌憨的面容此時屬於本色出演,猛然帶上了幾分的希冀:“江掌門,難不成你有穩妥的辦法回廣州?”

  “不,江某是說呆在山裡有什麼不好。多少絕世高手、前輩高人不都是隱居在山谷裡嘛。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有個地方叫武夷山大王峰……”

  廣告尚未打完眼看駱霜兒拔腿就要走,江聞深深嘆了一口氣,用左手拉住了她的衣袖。

  “霜兒姑娘,並非江某非要留你在山上,只是我見駱老前輩費勁心思,就是想讓你逃出水深火熱之地。你現在還想要回去深陷其中,豈不是讓他的心血付諸東流?”

  衣袖被牽顯露出了駱霜兒腰佩的韓王青刀,再加上眼裡帶著決然的模樣,江聞就知道這姑娘,有了些不自量力的想法。

  有的時候一個人身上的幼稚,不單是體現在年歲長幼,還體現在領悟的深度,雖然她說曾經去往洞庭湖習武,可就算練習時長兩年半,也不代表她就能成為老江湖,眼下對於江湖的瞭解還是太過淺薄。

  《莊子》說∶“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江湖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否則身為老狐狸的駱元通,也不需要如此費力地為駱霜兒鋪路。

  她這著實堪憂的江湖閱歷,難怪之前會被半桶水的袁紫衣哄住,天天跑去行俠仗義。從這樣來看,如果說袁紫衣算是初涉江湖的高中生,那麼比袁紫衣還小一歲的駱霜兒,頂多是個霧裡看花的初中生罷了。

  江聞心裡咯噔一下,不禁眉頭一皺——這趟怎麼又變成帶孩子的教育旅程了?

  擺正了自己位置的江聞,瞬間就明白不能把眼前人當江湖人士看待,一定要把她當成熊孩子對付才行。

  “霜兒姑娘,是不是就算江某勸你別走,你也不會聽我的?”

  駱霜兒點了點頭,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笑容。江聞也對於這個回答毫不意外,可他沒有阻止或反駁的意思,但他忽然將手指豎在嘴上,做出了噤聲的動作。

  隨著一陣鐘鳴之聲傳蕩,兩人先後反顧而望,看向了幽悄的山裡。

  駱霜兒隨著江聞的目光看去,雞足山麓在空濛的山林煙靄中,顯出一種格外的靜謐,周圍的樹木鬱鬱蔥蔥,蒼翠欲滴,在寂寂空山獨自嫻好。

  對於這個聲音,駱霜兒在這幾日裡並不陌生,但這一次身處林間,她方看見一陣山嵐撲面湧來,耳中全是古寺鐘響不絕,紅塵繁華和人生世事只如鏡花水月,轉瞬寂滅,而大自然的勃勃氣象,卻是永遠的枯榮繼替,生機長存。

  “想回去固然重要,可霜兒姑娘你知不知道。”

  江聞一指滿眼氤氳的咫尺山林,“你如今想找的下山之路,或許應該往山上、往更高處找。”

  …………

  江聞老早就猜到,一旦駱霜兒得知了廣州城如今的形勢就會坐不住。

  話又說回來,他江聞又何嘗不是,三個徒弟如今還留在城裡,即便知道駱元通、應老道這兩個老狐狸會替他照顧,可江聞還是沒辦法完全放下心。

  但已經試探出水底深淺的江聞,自然不會貿貿然地衝回去,他懂得自己更應該借這個脫身的機會,試著看清事態的全貌,再帶著更強大的力量回去解決問題。

  但從眼下來看,自己怎麼回去似乎都成了一個大問題,他思考了三天三夜沒閤眼,也沒有找到一個萬全之策。

  江聞如今的右手骨折未愈,拳掌功夫就難免弱了幾分,丹田的嚴重內傷更是僅靠幾種內功壓制著,才沒有惡化發作。幸好他有在武夷山上常年運功後躺屍的經驗,久病成醫的人自然有辦法解決問題,唯獨擔憂的是,他一旦與人全力動手必然發作,這就難免會平添許多不必要的風險。

  而駱霜兒就屬於標準的累贅了,此時的她武功全失,憑藉拳腳功夫勉強可以行動,但身體才在豆蔻之齡,不要指望她能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眼下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到最後肯定會成為負擔。

  從客觀上來說,這兩人真要搭伴回廣州,還不如先在山裡把傷養好,準備萬全之後再重出江湖,反正廣州之亂如今牽扯了多方勢力,沒有那麼容易決出勝負,這一點江聞十分肯定——除非清廷甘願放棄籌謀了大半年的圍剿鄭成功計劃,派兵南下支援尚可喜平亂。

  但這件事就更加無稽了。

  對清廷方面來說,他們已經興師動眾地派遣徵南大將軍達素壓境,只要能一舉消滅盤踞多年的鄭氏,絕除東南沿海的威脅,那廣東自然無險可守,就算被反賊佔據也無關痛癢,後續就像是他們在三藩之亂時的操作一般即可。

  因此,平南王尚可喜帶著親軍被義軍圍堵在廣州里,難免讓坐天下的清廷有些臉面無光,可事情自古禍福相倚,它反而能極大地削減平南王府和尚家的實力,一增一減之下,坐山觀虎鬥的人必然得利,到最後若是尚可喜撐不住向清廷求援,那麼名聞天下的三藩,毫無疑問就要變成兩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