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潼關 作品

第二百零八章 墨池飛出北溟魚

  順著山勢拾級而上,悉檀禪寺的繡闥凋甍不論如何精美,在臨近石鼓峰下的倔巖怪石面前,都迫不得已地逐漸稀疏了起來,只剩幾座石龕經幢零星散落在路旁,崖上還有些文人勒石的巍然字跡,可弘辯方丈盡皆棄而不顧,只是埋頭帶著兩人往崖峰下走去。

  行至窮處,江聞與駱霜兒兩人才發石鼓峰下的險峰之間,竟豁然存有一道頗大的山隙,經過後人屢次三番地開鑿挖掘,此時已經形成了一處隱然于山體裡的堅固小殿,自然而然地以山岩為頂、山壁為牆,裡外堅固無比,如果不是站至如此近的距離,恐怕任誰都無法發現石門之後別有洞天。

  「弘辯方丈,這裡是這麼地方,為什麼位置如此隱蔽,還連個牌匾都沒有?」

  江聞不請自來地率先靠近石門,雙手貼著石板粗糙表面發力,不一會兒,厚重石門便發出了轟轟作響的聲音,緩慢而穩定地向後打開。

  這處石門沒有匾額門聯,可他推開石門的時候,清晰看見了石門上深鑿而成、不著漆色的三眼螺髻護法金剛像,此時正向著江聞怒目而視,幸好隨著石門沿著地槽被推到了盡處,猙獰護法就變成了側身靠壁而立,持鞭護持正法的整肅模樣,模樣迥異先前。

  「二位檀越,先請進來再敘話吧。」

  弘辯方丈緩緩邁步進去,僧袍無風抖動之間,一股潮溼溫熱的水汽就撲面而來,滾滾形成了一道氤氳汽牆矇住眼睛,在視覺上形成嚴重的干擾,以至於連室內濃烈至極的藥草苦味侵入喉鼻,都要後知後覺地大半天才傳到腦子裡。

  石室深湛不明,江聞將駱霜兒護在身後,眨動雙眼適應著石室之後潮溼悶熱兼且陰暗的環境,慢慢發現不遠處有水波聲傳來,竟然是一處鑿石而成的大池子,一泓熱泉在其中鼓盪起伏,渾濁不定,而許久不見的安仁僧也正以雙臂搭在池沿,大半身子浸泡在水中,面目低垂表情不清。

  「師兄……你來了……」

  安仁僧似乎聽到了異常,也難得他能在視線氤氳模湖、口鼻滿是苦澀的環境裡保持著清醒,分辨出來人的響動——這石室並不算大,空氣也頗為昏濁,罪魁禍首就是石室四角,正以文火燻蒸著的藥籠,每時每刻都湧冒出苦澀入腦的濃黑藥煙。

  安仁僧說罷了這句話,便久久沒有其他動靜,江聞眼功如電,此事已經適應了暗室環境,發現此處湯池水深、顏色深湛,水面還飄蕩著無數串結成的藥包,顯然是在以溫泉煎以藥草,藉此輔助者安仁僧運功恢復傷勢。

  「二位檀越,這裡是當初徐霞客施主治療風疹固疾的藥室藥池。燻蒸入骨本該有事半功倍之效,可我這師弟卻久久未見好轉……」

  弘辯方丈的額角汗水涔涔,雙目也被藥煙燻出血紅,但神態依舊岑寂安詳,身姿不為外物所動,「可惜在武學一道上,老僧一竅不通無所助益,思來想去,還望二位能夠出手相救。」

  江聞恍然看向老和尚,果然是個老江湖,他想必是從自己為駱霜兒求藥一事,猜到了自己有求醫問藥、治療頑疾的需求,因此順勢就亮出了這間藥室,像這樣看似不經意地提起,反而是對自己最具吸引力的回報!

  跟寺廟打交道不能以常理揣度,這次表面上是自己幫老和尚救人,實則演變成了老和尚鼎力相助駱霜兒治病,自己嘴上說著不必客氣,心裡還得感謝老和尚的幫助,這下子自己更說不出要借閱徐霞客手稿的事情了……

  江聞此時哭笑不得,也不知道眼前這個老和尚,為什麼如此抗拒自己接觸徐霞客的遺稿,但此時確實是駱霜兒的事情要緊,只好將旁事先按下不表,篤定地點頭答應。

  「弘辯方丈,安仁上人的傷勢,待我探查經脈再做打算,只不過有一件事,恕在下一直疑惑不明。」

  江聞將心態放平,抓起安仁僧的手臂把脈,順便問起了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二位大師既然師出同門,我看這位安仁上人的武功也堪為江湖一流高手,為何方丈您會對此一竅不通呢?」

  弘辯方丈雙眼眯縫著,緩緩看向正浸泡在藥池之中的矮瘦和尚,開口當先仍是一聲緩緩響起的佛號。

  「阿彌陀佛。二位檀越,師弟安仁上人習武,實則也是一件無可奈何之事,這也是家師本無禪師,臨終前難消的遺憾……」

  弘辯方丈語帶唏噓地告訴二人,自己這位師弟安仁僧,當初的佛法修為實際上遠比自己精湛,這個悉檀寺方丈也本該由他擔任的。

  在弘辯禪師還在苦讀佛門經書時,安仁僧早早便無師自通地悟得四禪八定,晉至一心不亂的無相無念之境,進境堪稱百年之未有,本無禪師原本也寄予厚望,認為安仁僧勇勐精進下去,很快就能超脫四禪舍離色界,直至打破三界車輻,遠離一切惡業,成就阿羅漢果位也不是痴人說夢。

  可世事無常,誰也沒想到這眾望所歸的安仁僧,會在某一天深夜找到師父本無禪師,身如篩糠地告訴師父自己參悟《華嚴經》時,腦海裡忽然不可抑制地,生出了無有因果之見和常斷見等種種邪見。

  本無禪師忙問,他是如何知曉邪見的。

  安仁老老實實地說道,自己夢中聽聞有人在菩提道場處,開演法會說《華嚴經》六品,聽聞之後邪見就不可抑制地滋生了出來,再也無法進入禪定。

  本無禪師當時心中警鐘大作,持法杵在手喝問道,「汝還見佛麼?佛拈花在左手乎?在右手乎?」

  讀佛經鑽牛角尖的僧人常有,本無禪師佛法精深,自然不是全無應對經驗,隨即拿出棒喝之法,想讓對方能迷途知返——對於這個門下最最有為的弟子,本無禪師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對方為何會陷入如此這等淺薄的迷見。

  世間邪見三百六十種,安仁僧所說的無有因果之見,指的是認為行持善法沒有功德,造惡業沒有任何過患,前世後世不存在,三寶沒有功德,佛沒來過這個世界,上有天堂、下有地獄是謊言。

  這種稱為無有因果的邪見,屬於特別可怕的歧途,假如見解沒有擺正,那學佛就成了一種抱佛腳求安慰的方法,絕不可能深入佛法三昧。

  而常斷見分為常見和斷見。認為神我常有,大自在天、遍入天是造世主,上帝、真主能創造一切的,這些看法都叫常見,是承認造物主常有的邪道,斷見;而認為一切諸法自然而生,前世後世、因果不虛、了脫生死等均不存在的觀念,則屬於因不願造惡業而否認因果的斷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