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潼關 作品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須近玉爐煙

  安仁上人的說話聲較之弘辯方丈更加低沉沙啞,重傷流血的蒼白之色緩和了不少,顯然藥池燻蒸的效果出類拔萃,如今已經沒有了性命之憂。

  江聞連忙起身與他見禮,隨後若有所思地看著方丈,弘辯法師引著老師弟入座,也終於說出了今日相約的真正目的。

  “江檀越,先前你所需的紫石英、龜板、鹿角、當歸等物,老衲已經命人備置完畢,放入了後崖石室之中。師弟為此奔波數日,但知微薄之意難饋厚恩,檀越就不要推辭了。”

  江聞一拍大腿,這個老和尚果然上道,喜滋滋地表示自己沒打算拒絕。

  駱霜兒的奇經八脈內傷想要痊癒,就必須藉助外力治療,而安仁上人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江聞對於藥池燻蒸的效果也滿懷期待。

  可不知為何,明明是在投桃報李,弘辯方丈的神情卻比先前還要嚴肅,與安仁上人對視一眼之後,囑咐師弟說道:“師弟,江檀越入石室一事就由你安排,我會吩咐悉檀寺僧俗一律不得靠近石鼓峰的。”

  見安仁上人鄭重點頭的模樣,江聞察覺格外詭異,但更加莫名其妙的安排還在後面。

  弘辯方丈紓解疑慮後繼續說道:“不僅如此,先前檀越想要一看究竟的徐弘祖手稿,老僧也會一併轉交師弟保管,只要不帶出本寺則任由檀越翻看。”

  這個條件無疑更讓江聞心動,可這並不能讓他無視疑慮重重。

  “方丈,我聽你說話的意思,是打算讓安仁上人最近和我們住在一起?”

  弘辯方丈微微搖頭,率先否認了江聞的猜測。

  “檀越明鑑,我這師弟乃是出家之人,自然要住在僧寮之中,怎麼能和香客信士雜居而處呢?”

  隨後才款款說道,“……其實老僧是想請檀越二人從精舍搬出來,隨安仁師弟到石鼓峰前的山房居住。”

  江聞疑惑不解,弘辯老和尚不是蠢材,沒理由覺得安仁上人能夠監視自己,就用上這麼草率的計策吧?

  “……是平西王出招了?”

  江聞瞬間反應了過來。

  弘辯方丈緩緩頷首,仔仔細細地解釋道:“近來投宿本寺的香客日漸繁多,老僧本打定主意讓江檀越獨居竹林精舍,不被外人打擾——可誰知世事無常,平西王府今日差人前來,如今恐怕連其他香客都要被遣出本寺了……”

  江聞挑眉說道:“吳三桂說了什麼?難不成還給方丈下了戰書?”

  弘辯法師喟嘆一聲,捻動佛珠時神情格外專注,鬚眉中多了幾分憂慮。

  “檀越先前不是問說,為何悉檀寺今日遊人極多嗎?就是因為平西王的這封書信。”

  弘辯方丈從僧袖裡取出一張寬闊信箋,上面書極工整地寫著,要求悉檀寺諸僧舉行大供天祈福法會,求眾生菩提增長、祈天地福泰清寧,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當今聖上祈福,屆時平西王府也將派人前來上香祈福,且須另闢別院一座以供居住。

  “大清平西王果然氣量宏大,竟然能忍著將硬刀子收起,把軟刀子掏出來。”

  江聞連聲讚歎,對吳三桂此人又高看了一籌,後面的三藩之亂中,難怪只有吳三桂出手能動搖半壁。

  先前動粗不成,這次就用平西王府舉辦法會的名義前來,不僅掩蓋掉了王府高手盤桓悉檀不敢覆命的事實,還換來了一個堂而皇之插手雞足山事務的機遇,順道試探一下這些和尚的態度。

  這一招二十年的功力,眼下只能智取不能力敵,弘辯方丈選擇把江聞和駱霜兒藏到安仁的住所,也是為了防止事情敗露——只是吳三桂這招顯然還有後續,不知道他藉著這場大供天祈福法會法,又會做出什麼舉動來。

  “明白了方丈,我這就與霜妹著手搬離,儘快前往石室藥池燻蒸,以求在平西王的人到來之前,能多恢復幾分實力。”

  江聞瞥了一眼已經涼透的濃茶,氣宇軒昂地起身準備告辭,藉著窗戶倚著山勢看向山門大殿,那裡已經在為法事清掃整理,勸開閒人,但外面的遊人如織摩肩接踵,竟是密密麻麻地一波勝過一波。

  這些人明明穿著綾羅綢布,身佩金銀玉石,卻跟饑饉流民似地哭著喊著,只求品照小和尚能收留他們入寺。

  要知道先前悉檀寺開山門時,他們逡巡猶豫左顧右盼,如今捲入事端時,他們卻彷彿變了一個人,好似他們在山門外面多待一會就會暴斃,全然不顧小和尚苦口婆心地解釋,悉檀寺已經住滿了,再也塞不下別的人了。

  “小師傅,我出五十兩,給我柴房就行!”

  “什麼?那我出一百兩,我住馬廄!”

  “一口價五百兩,茅廁總該沒人吧!”

  江聞忍住前去賣吊票的衝動,小聲問道。

  “方丈,這是搗亂的是怎麼回事?他們是不知道平西王馬上就要派人來,還是嫌活著太麻煩想走靈山捷徑?”

  弘辯方丈見狀也是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

  “阿彌陀佛,這一切也是因這封書信而起。平西王鈞旨大開法會,可他在前線統兵無法前來,故而有人傳說本回王府派來祈福的,很可能是平西王妃陳氏……”

  “……嗯?不枉江某行善積德半生,快,細說說這個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