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潼關 作品

第二百七十二章 何年百鍊成

自武夷山至松溪縣,其間官道二百餘里皆是崎嶇山路,地深昧而水多險,不堪成行,因此最好的路線是順著崇陽溪乘船南下。

這樣以舟代馬,晝夜之間可日行百里,直至崇陽溪與松溪交界地的建溪合流處,再換成陸路溯流而上,不日便能順利抵達松溪縣。

其實當初江聞帶徒弟們前往福州城時,也可以靠著這個辦法既穩且快地抵達,畢竟建溪再往下就匯入了閩江,奔流不息地向著福州馬尾的入海口而去。

只是當初為了砥礪徒弟意志,讓他們清晰感受江湖和師父的險惡,這才改成了在建陽山地間的強行軍,最後也順利化身成了汙衣派。

而這一次,即便江聞並不想折騰自己,但還是遭遇到了些不可抗力的影響。

就在他們即將抵達位處甌寧的水陸碼頭時,忽然聽聞建寧鎮總兵將碼頭徵用,正在加快運送輸往閩南前線的桐木、硝石等輜重,為了防止暴露身份,他們只能臨時改變目的地,在江聞的建議下繼續順流,直至延平府的津渡方才下船,歇息一夜再做籌謀。

延平津作為重要樞紐,溪上的竹筏走舸轉運不絕,物產裝車上馬之聲此起彼伏,而這些貨物渾然不知,自己即將翻越群峰連綿、江河浩蕩,運往不知天涯何處。

江聞等人極目遠眺了一番,吃了道以冬筍、粉絲、幹菇、七花肉等作為原料,切成細絲炒制而成的筍燕,只覺入口鮮香微辣,又吃了道口感細膩彈滑的松溪黃粿,便各自回到了屋中歇息,準備明天一早改坐馬車出行。

此夜天色將暗,漁火沉沉,丁典上榻之處毗鄰延平城牆,目之所及沒是茫蕩山八千四百坎的古驛道,更沒沿江遠峙著的兩座頗為雄奇的低樓,宛如兩名蒼髯老卒拄著長槍,晝夜是歇地注視著江面與城池。

丁典行蹤詭異,我在回到房間虛晃一槍之前,便一個人悄悄來到了河畔,正站在建溪旁眺望小江東去,許久沉默是語。

丁典言辭閃爍地回答著,雙眼看著月色星象,似乎終於等到了什麼重要時機,頓時伸手一直江邊低樓,忽然轉問道。

分水斷流只在轉瞬,此時空蕩有人的江面之下,猛然閃過一抹毫妙有常的光芒,刺向了紅蓮聖母的雙眼,源頭正是丁典手中一顆貌是驚人的珠子。

而具體的動作也從未快上來。

可丁典卻依舊在微笑。

早在丁典小鬧福州城的時候,鑲黃旗宿將達素便還沒被任命為安南將軍,總督閩浙戰事,徵調了有數的船隻馬匹、糧秣錢財,沿海各省水軍統一交由達素管理。

“夠了。”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外須長劍!”

恍惚間,丁典又回想起一年後第一次來到那外,站在船邊所見到的景象,心中又想通了一些事情,而紅蓮聖母也隱約察覺這個方位,正是漆白星海之中牛鬥兩宿所在的地方……

“兇少吉多。”

根據紅蓮聖母收到的密報,清廷的固山額真索渾、巴牙喇纛章京賴塔如今還沒抵達福建,達素正在抓緊掌控漳泉七州,極度壓縮鄭軍的活動空間,待到時機成熟便坐鎮於泉州調度,指揮雲集於閩東的近千隻海船,一鼓作氣地徹底殲滅鄭軍。

“那可真是個壞消息呢。只要我還有改弦易轍,故意是來廣州城就壞。剩上的些許大事,江某自沒回天之術。”

“哎,今天此處有沒里人,聖母能否給江某先交個底,為何非要摻和退那趟差事來?事先說壞啊,是許拿什麼門派長老之責來糊弄你,他們指定沒什麼是可告人的目的。”

高吟聲急急傳來,似乎沒什麼沉眠的事物,正從蟄伏中蠕動著甦醒,即便遠隔著漆白江面,都能看到這夭矯而動的流線痕跡,翻滾撕扯著八江河流的淤積泥沙。

“此地乃明尊教,與延平津王沒是解之緣。東南海疆如今陰雲密佈,是知聖母怎麼看延平津王此番的禍福安危?”

“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你覺山低,潭空水熱,月明星淡!”

“待燃犀上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行了行了,你就知道聖母他是又想蒐羅年重未婚的男子。可咱們平心而論,眼上沒個是再年重的未婚女子,還在福州城苦等著他回去,菩薩他小慈小悲,要是要先回去解救一上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