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裡的大明 作品

第351章 合陽縣的煤礦

  城中還有許多餐館,隨處可見小吃攤,看來這城裡的人很貪吃啊。

  李道玄把右手伸到電腦上,輸入合陽縣,隨手一查,這才明白過來,這小小縣城,居然號稱“中國黃河生態美食名城”。

  嘖嘖嘖,這種縣城我喜歡!

  外賣天尊突然覺得手裡的菠蘿包不香了。

  城中有一個小小的麵館,掛著一面歪歪扭扭的招牌“三池刀削麵”,看來麵館已經很久沒開業的那種,但李道玄的視野移過去,才發現老闆正在打掃衛生,準備開業了。

  喲,有面粉了,刀削麵店就要開始營業了呢。

  那老闆打掃了一番之後,在店門口擺出一個大爐子,爐子上面架起大鍋,在爐子裡面塞了一些煤炭,開始燒水。

  李道玄突然發現了一個細節,這老闆燒煤炭一點也不心疼的?往爐子裡添了好多,彷彿煤炭不值錢一般。

  這地方肯定產煤!

  只有產地的人才敢這樣囂張的用煤呢。

  趕緊打開度娘搜索,不搜不知道,一搜還真奇妙,原來合陽縣自古以來就出產煤礦,這裡的煤礦不但品質非常優秀,還埋得很淺,以古人的技術就能輕易開採。

  而且,煤礦離縣城不到十里,就在縣城西邊的金水溝、王村這兩處,這兩個地方,都已經在李道玄的視野範圍裡了,只是他沒有“關注”過這兩個地方,沒有注意到礦洞。

  現在心裡有了數,當然要移過去看了一眼了。

  視野移到金水溝……

  這裡離合陽縣好近,就在縣城西北邊的一條山溝之中,有一條蜿蜒的小官道通向此溝,溝裡沒有村鎮,只有一片窩棚,窩棚裡住著一群全身黑不溜丟的老百姓。

  他們的生活明顯很苦,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窮人,但有趣的是,大旱災對他們的影響,並不像對別的職業那麼大。

  他們挖出來的煤礦,不管旱不旱災,總是會有人要的!只不過大旱年間挖出來的煤能換的糧食少一點罷了。

  山溝外面旱了四年,農民們都被逼成反賊了,但這些挖煤人卻依舊活成老樣子……吃不飽也餓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