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裡的大明 作品

第418章 善意的裹脅

  外面兵荒馬亂,要出去還真是需要一定的勇氣。

  老百姓們在寺院門口畏畏縮縮地向外張望,想看還有沒有流寇埋伏在外。

  好在並沒有了!

  皂鶯的騎兵隊從北面回來,大笑:“那批賊被我趕得遠了,我追著他們後面射箭,打得他們屁滾尿流。”

  老百姓們鬆了口氣。

  戰僧背了一個小包裹,操起一根哨棍,大聲道:“都走起來,沒力氣也要走,放棄寺院,儘快走到古渡碼頭去。”

  大量的人群開始走了起來。

  只要大多數人走了,少數人對於“給鹽梟打工”心裡還有點不太樂意的人,也不敢再留在寺院裡了,只能跟著走。

  這其實也是一種裹脅!

  戰僧明白這樣做不太好,但善意的裹脅總是比惡意的裹脅要好。與其讓這些老百姓被流寇裹脅跑了,還不如讓他們被鹽梟裹脅跑算了。

  老百姓們走得慢,皂鶯的騎兵散開,護住隊伍兩翼,大夥兒緩緩向前。

  幸運的是,這一路上走過來,倒是沒有再碰上流寇了。

  十里路,老弱婦孺們足足走了一兩個時辰,直到傍晚時分,大夥兒肚子都餓得咕咕直叫了,終於看到了古鎮碼頭那一片破破爛爛的茅草房子。

  以及……

  一艘巨大的船!

  一艘戰船,一艘貨船。

  還有一艘貨船因為沒有運載糧食,只是運了皂鶯的騎兵隊,騎兵下船之後已經空了,所以它已經提前返航,回洽川碼頭去了。

  戰僧一見到那巨大的炮船,心中就暗驚了一驚:區區鹽梟,居然這麼強大的實力?不,這肯定不僅僅是鹽梟,這人背後,一定還有什麼別的勢力,只是推出鹽梟來做幌子罷了。

  而老百姓們看的東西就和戰僧不一樣了,他們看到的是糧袋,大量的糧袋,堆滿了貨船,還有一群碼頭工人,正在從貨船上卸貨,他們顯然已經幹了很久了,但船上還有一半的糧食沒有搬得下來呢……

  短暫的懵逼之後,八九百名老百姓齊聲歡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