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 作品

第1章 君臣奏對(1)

 比如浙地的布商,從當地出發,在當地的稅課司報備繳稅,拿到稅務的憑票,沒到沿途各處,就有人根據他們的憑票查看貨物的數量,無論水路還是陸路,各地官吏嚴格執行。

 如今的商稅稅收,已經是天文數字。洪武年間,朝廷軍費的最大來源,就是江淮的鹽水,每年差不多一千兩百多萬。如此天文數字,除卻各項開銷,最終落入國庫的,也不過杯水車薪。

 而現在除了鹽稅之外,商稅是每年來錢最快也是最多的進項。不然的話,去年的遼東大戰,前些年征伐高麗,哪來的錢?

 若真是偷稅漏稅,只怕不是一個地方壞了,而是一條線都壞了。

 “你繼續說!”朱允熥冷臉道。

 “彼等奸商,偷稅花樣眾多!”景清繼續開口說道,“國朝律,凡貨物出境,必須到布政司稅務提舉處報備,方可出行!”

 “浙地士紳關係錯綜,大有上下其手之事。有奸商明面上,實數相報,其實暗地裡大做文章!”

 “就好比棉布,臣發現許多布商報於衙門貨物之數和出行之數相同,但單匹布卻有天壤之別,他們一匹布拆開來就是三匹。就是說他們三匹布卷在一起,跟朝廷報的確實一匹!”

 “哈!”朱允熥冷笑,咬牙道。“好手段,好心機,繼續說!”

 “那些奸商善走水路,沿途的關節定然有許多都是打通的了,所以沿途的查勘,也未必盡心!”

 朱允熥的臉如寒冰,這是必然的,稅這種事,是一條線,而不是一個關節。所謂財帛動人心,各地的稅吏中,掌管這種權力。不敢在隨意盤剝,巧麗名目的收取過路費,那就只能在查勘上做文章,收好處。

 “更有甚者,有些奸商們運貨所用之船,乃是官船!”

 “官船來往運河,可免於查驗。雖說官船比商船少,但架不住往來的次數的!”

 砰,朱允熥一拍御案的桌面 。

 “這就是朕為什麼要官紳一體納糧繳稅!”朱允熥大聲道,“就是因為官商勾結,損害國本!這些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