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袁宗第擺好架式

恆山山脈,西南走向約700公里左右,由此可一直通向陝西行省黃陵縣。

其中雁門關正駐立於此,此處也成為了袁宗第用來抵禦明軍的戰場所在。

之前聽了張能的話,知道明軍的新火器對於攻城有著奇效,袁宗第便否定了自己守在代州以逸待勞的想法,轉而改成在野戰行會戰之舉。

野外的地形廣袤,兵力可以進行分散而攻,如此一來,就不怕明軍的火器對他們會進行集中傷害。這樣,他的優勢兵力作用也就可以突顯而出。

為了這一次的大戰能夠取勝,袁宗第也做了不少的準備,比如說,如果首戰而勝怎麼樣的乘勝追擊。

再比如,若是戰事不利,要怎麼樣進行後退,以保證傷亡最小。

勝了自然好說,大軍壓上就是。像是這種追擊敗軍、痛打落水狗的行為,可是他們之前當闖賊時的強項。

因為大部分的順軍之前都是泥腿子,別的本事沒有,但就是跑步的速度很快,想必追上敗逃的明軍,給他們更多的殺傷還是可以做到的。

倘若是首戰不利,袁宗第的打算是退守雁門關。

雁門關易守難攻,實在最佳的退路所在。而為了保此地不失,袁宗第特意安排了他手下的心腹之一宋勇帶兵三千在此鎮守。

做好了安排之後,袁宗第便親帶近八萬順軍,以右先鋒為張能、左先鋒谷英,他為中軍的陣型直奔恆山山脈中尋找戰機。

張能不用說了,李自成手下二十二將之一的果毅將軍。

谷英就更厲害了,不僅同為二十二將之一,還是威武將軍。如果立下更多戰功,那是隨時可以升為制將軍,也就是現在袁宗第這一檔的存在。

三位李自成手下的老將,這便擺開了陣勢,等待著明軍的到來,然後在這裡準備決戰。

對於袁宗第的種種安排,朱常武派出了龍軍偵察兵,外加偵察用小型無人機,很快就瞭解了一個大概,消息也就傳入到了朱慈烺的手中。

感嘆於老師打探情報的厲害,朱慈烺一邊行軍,一邊叫來了胡云峰和吳麟徵,商議出了一個不管敵人幾路來,他們只管一路去的戰法。

兵力並不佔優勢之下,朱慈烺決定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到一起,這才可以避免被敵人各個擊破。

想法是不錯,但在朱常武看來,還是太過保守了一些。

這一次可是他們負責攻,對方負責守的。現在把兵力集中於一點了,那豈不是上來就有防守的意思。再說了,久守必失,時間一長,難免會出問題。

更不要說,明軍不僅是兵力不如人,便是戰力也是遠遠不如人的。

之前明軍之所以打了這麼多的勝仗,不過就是朱常武和龍兵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已。若是沒有了他們,同等的兵力之下,未見得明軍就會佔什麼便宜。

明軍的士氣是很不錯,但那是不斷打勝仗的結果所在,一旦若是明軍打不了勝仗的話,士氣就會衰落,那個時候在面對著不管是兵力還是戰力都優於他們的順軍,大敗便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