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我有一計,可令大燕,幽而復明!

  激進派認為,待到大秦恢復氣力,就應該將匈奴這幫狼崽子全部殺光!

  而保守派則認為,激進派的想法實在是太過於保守。

  當然,這些沒有意義的嘴炮,柳白連聽都懶得聽。

  有必要爭論嗎?始皇陛下若是沒有想好,王賁,蒙恬這兩位大將去北方代郡幹什麼?吹吹風?放放空?

  不過有一點,臨陣換將這種大忌,還真就是老秦人喜歡幹,還不會出事!

  數十年前武安君白起換將,幹得趙括人仰馬翻。

  現在始皇陛下又派了蒙恬去幹匈奴。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

  “琅軒!琅軒!”

  夜色,匈奴左賢王軍,中軍一處勉強算得上華貴的營帳之中,一名面色白淨,與周遭匈奴人截然不同的中年人夢中大呼。

  夢中與自己面容極為相似的男子泣不成聲。

  這個噩夢,做了已有十年!

  “十萬日夜十萬淚,埋我決絕不死心!”

  "太子,我還有一計,可使大燕,幽而復明!"

  “何計?”

  “獻頭!”

  “孤的頭顱?孤願意!”

  “不,是我的!”

  那個自小與自己長相神似,代替自己質趙,代替自己受屈辱的堂弟,至死...都在代替自己,甚至連宗族造冊上的名字,也被毀去!

  那一日,燕王喜斬下‘自己’的頭顱,奉送虎狼之秦。

  而自己...成了大燕唯一的火苗!

  中年人猛然驚醒,手中握著一枚犀角印,撣去自己眼角的淚水,沉聲開口:“琅軒....丹必不負你!”

  大燕存國八百二十二年,燕王喜降,城池敗落,宗廟盡毀!

  大燕至此,屍骨無存。

  而當年覆國之時,那個溫潤如玉的偏偏公子如五雷轟頂,沉默良久,滿眼含淚,顫抖著對他這個刺殺秦王失敗的罪魁禍首太子開口說道:

  “吾...還有一計!”

  自稱為‘丹’的中年人死死攥住犀角印,壓抑住嗓音,幾近嘶吼一般:“琅軒,你這一計,定為史書之最,復燕之光芒!”

  ....

  作者的話:都看得懂吧?

  丹:燕丹。

  琅軒:燕丹堂弟。質趙是他代替燕丹去的,死也是他死的。

  荊軻刺秦失敗後,琅軒獻計自殺,令燕丹脫身。

  一計令大燕‘幽而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