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劉念祖淵明先生 作品

第346章 進退維谷的張任

  畢竟無論是土地還是人口,這些資源在大多數時間裡會成為世家與國家之間的矛盾。

  以農耕文明來看,土地代表著糧食,人口的多寡代表著兵源頭,一旦面臨戰爭,國家的戰爭潛力最主要的部分便體現在這兩點上,尤其是冷兵器時代,這兩點尤為明顯……

  而在西漢時期,匈奴人即便擁有更優秀的戰馬與武器,依然不敢與漢軍正面作戰,反而是在大漢邊境上採取襲擾、搶掠這種類似於麻雀戰的戰法便可見其對於漢軍的忌憚。

  這就是一個國家戰爭潛力的體現,而劉章便是要通過對於軍隊裝備的改革來讓整個國家的上層去重視科技發展。

  畢竟有些東西,一旦有人開了頭,這發展速度也就不可能在慢下來。

  無論是對於世家還是皇權來說,都是如此。

  用後世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落後就要捱打!

  這才是國家之間一條永恆不變的真理。

  而如今將連弩應用在內戰之中,也是劉章刻意而為之,畢竟益州是表面上還未統一的最後兩塊領土之一,曹操若是真的想要畢其功於一役,從哪個方向都能抽出足夠的部隊來。

  然而劉章的建議卻是僅動用漢中的兵力,這其中就有些耐人尋味了,與其說是要讓黃忠獨佔這一次的功勞,還不如說是劉章刻意消減了兵力,轉而用武器來補足其中的戰力差……

  當然這也與之前幷州那一次連弩的大規模應用沒能取得劉章想要的效果有關,當然這也不能怪劉章思慮不周,實在是剿滅匈奴所帶來的利益讓絕大部分人饞得雙眼通紅,完全忽略了連弩這件新式武器在戰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即便有人注意到了這一點,也僅僅是想要將其偷偷的據為己有。

  而劉章這一次,就是想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這新式武器的可怕,也通過此事讓世人明白,工匠之學,絕非人們口中說的“奇技淫巧”之學!

  好了,關於劉章的謀劃暫時打住,繼續來說說張任的情況。

  返回山中大營的張任現在心情非常不好,費盡心思的一場謀劃被人輕易破解不說,三萬大軍在昨夜竟然去了近半,這一下可是讓張任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