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劉念祖淵明先生 作品

第362章 鋒芒不宜太過,尚需藏行匿蹤

  “逼鮮卑動手此為其一,順勢消除部分鋌而走險的世家為其二,以此震懾宵小為其三,聚攏天下人心為其四,而且……”

  劉章露出一個危險的笑容,補充道。

  “這震懾宵小也包含了三個方面,一者讓周邊小國尤其是西域諸國明白我大漢的仁慈只會給朋友,對於敵人,能得到的只有刀兵;二者給世家設置一條不可觸摸的紅線,使之不敢妄動;三者使世家之人產生危機感與怨言,以便後續圖之……”

  曹操聞言揉著額頭仔細思量了一番,良久之後語氣有些無奈的開口道。

  “無論羌胡、西域還是鮮卑,依照念祖的策略,最低者也需要五年以上,甚至這個過程延長至二三十載也並非不可能,孤當真不知道是否能夠看到那一天吶……”

  劉章聞言大笑道。

  “哈哈,岳丈不覺得自己太過貪心了麼,既然選擇長線戰略其中自然是有著考量的,若是功績都讓岳丈取完了,待到衝兒承繼大統之時該如何自處?且不談史書如何記載,屆時衝兒以何威何德以服眾?既無威德,這朝堂的改革又將面臨多少阻礙?”

  劉章說到這裡,嘆了口氣道。

  “凡事不可太過,為將者太過,則易功高震主;掌權者太過,則易使屬下怠政,更有甚者或貽害後人……岳丈,急流勇退有時也是一種圖強之策啊……”

  劉章所言算不上什麼大道理,但在歷史上卻是有著很多極為明顯的例子,包括兩漢時期在內,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孝宣之治、明章之治、永元之隆但在其興盛之後,往往隨之而來的便是突入其來的衰弱。

  除了天災,其中自然還伴隨著人禍,而到了後世,如此種種也是屢見不鮮,吐出一個,老子賺錢兒敗家,想想後來的清王朝,順治收拾了多爾袞將權力集中到了中央,康熙撫平四夷滅了三藩收回臺灣打了一輩子仗,雍正改革吏治攢足了家底。

  結果到了乾隆手裡之後,三徵高麗六下江南,那錢花的,真就突出一個崽賣爺田心不疼,到了晚年甚至還搞了個閉關鎖國的政策,不但將前面幾代人攢下的家底敗了個七七八八,最終將整個國家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