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劉念祖淵明先生 作品

第605章 黃榮治城

  政令四:徵集民夫修繕、重建城內房屋,具體要求同政令三。

  政令五:有特長且身體狀況良好者,可前往太守府申報特長,官方將根據具體情況量才使用。

  政令六:有掌握地方官員、世家、豪族、個人等若有勾結外族勢力者,可前往太守府檢舉揭發,核實無誤者,官方給與保護及相應獎勵。

  第一波政令顯然是在告知城中的人什麼不能做,而什麼又是他們該去做的,也說明了做了該做的會有獎勵,做了不該做的則會受到懲罰。

  不過這些只是給百姓們看的,內部的政令其實還有更多,而且這些是不適合讓百姓知道的。

  比如說……

  口糧,為什麼提這個呢?實際上黃榮將這些漢民每日發放的口糧數量消減了一截,當然這並非是黃榮中飽私囊,而是其用來制人的一種手段。

  與當初從九原城出來的時候不同,如今城內聚集著二十多萬百姓,可黃榮手中的兵力滿打滿算也才五千人,這要是真的有人帶頭暴動,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於是乎不給百姓們徹底吃飽,幾乎就成了成本最低且效果最好的辦法。

  而於此同時,黃榮又將這一部分克扣下來的口糧換成了對於參加城鎮修繕與再建設之人的額外口糧,這本質上也是一種分化拉攏的手段,同時也將剋扣糧食轉化成了以工代賑的形式。

  明明每日所耗費的口糧還是那些,可在百姓心中卻是埋下了一顆多勞多得不勞少得的種子,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用人最原始的求生慾望來刺激他們重新煥發生活的動力。

  畢竟人在逆境之時除了極個別的特例之外,讓他們忙碌起來才是最好的良藥……

  更何況將這些百姓發動起來讓他們參加城內的各種工作也是黃榮目前最為急需的,畢竟是二十幾萬人的吃喝拉撒,緊靠著幾千士卒來維持運轉,時間稍微長一點怕是根本沒人能扛得住。

  比如說飲用水的供應,又比如說夜香的處理……

  這些事兒看似瑣碎,可真管理的時候,那全都是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