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804章 房地產


  石婧琳的老爸叫石國泰,在八十年代以五萬塊錢起家,一開始是在浙省做塑料廠,逐漸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雙向拉伸聚苯乙烯片材生產基地,慢慢地形成了很有規模的化工集團。

  兩年前巔峰時,國內的富豪榜上排名第13位,魔都第二大富豪。

  不過,這兩年多元化投資,開始涉足工業、外貿、金融、通訊、房地產、礦產、服務業等有點敗家了,財富嚴重縮水。

  晚飯過後。

  該寒暄的也都寒暄過了,親戚們都離開了,就該談點正事了。

  石國泰就把周不器一起去了書房。

  周不器的建議,是放棄所有支線業務,只保留化工廠的大本營,以及房地產的新業務就夠了。房地產這行做的是人脈,沒啥技術含量,以石家這麼多年的積累,想做起來不難。

  其他的那些業務,該賣的賣,該關的關,全部放棄。

  虧是肯定虧慘了。

  但斷臂而生。

  保住化工業的主業不動搖,常識性的做一些房地產開發,這就夠了。尤其明年就經濟危機了,地價會跌。

  更重要的是,國家為了救市,推出了4萬億計劃,主要就是大基建。

  超發的貨幣,房地產成為了最大蓄水池,房價在急劇攀升。

  “唉!”

  石國泰長嘆一聲。

  周不器猜出了什麼,“資金有問題?”

  石國泰很為難的點了點頭,“就算從那些業務中撤出來,損失也會超過70%。兩年前,我準備了30個億做多元化發展。其中10個億做外灘那邊的商業地產了,剩下的基本都……”

  也就是說,除了這10個億已經投進房地產的資金,剩下的20個億,最多隻能撤回6個億。

  對企業價值和個人身家來說,都是有泡沫放大效應的。

  30億現金流的企業,可能會估200億的財富。

  虧損了10個億,財富不是減少10個億,可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清掉了泡沫,可能是估值是少了100個億。

  周不器稍作沉吟,“叔叔,你到底是什麼想法?到底想不想做房地產?”

  “嗯?”

  石國泰深深地看他一眼。

  周不器道:“我跟泛海的盧老總、萬通的馮老闆關係都還行,他倆都算是國內地產圈巨擘級的人物了。如果你想做,我讓他倆幫忙,每人派幾個得力的幫手,甚至副總級的高管過來運營。”

  石國泰不是土包子、暴發戶。

  他是知識分子,是改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後來還讀了mBA,是國家認證的高級經濟師,放在高校裡,就是博導的級別。

  隨著多元化投資的失敗,他逐漸意識到了什麼。

  其實這也不怪他。

  多元化投資,是這幾年國內的主流商業發展趨勢。

  帶起這個潮流的,就是聯想。

  柳老總把聯想分拆成了聯想控股、聯想集團、神州等幾塊業務,又通過聯想控股操持了十幾個產業,取得了巨大成功,奠定了自身地位。

  後來,國內另一大跟聯想齊名的科技巨頭方正集團,也這麼搞了。王玄院士是科學家,但他做企業不行,債臺高築又沒有利潤,危機四伏。

  北大方面就做出決策,把方正的創始人、兩院院士、國內最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王玄院士給擠走,然後開始了多元化發展路線,金融、證券、服務、通訊、地產、工業、外貿等等。

  目前來看,做得也非常成功。

  有了這倆國內頂流巨頭的帶動,民間就誕生一大批的多元化集團。

  可實際上這是條歪路。

  等過一些年,除了聯想控股在柳老總的帶領下做的不錯,大多數多元化集團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危機,連方正集團這種超級巨頭都要面臨破產。

  多元化集團不是不行,但一定要有一套堅持的經營理念。有了一個宏觀性的理解,就可以對每一個行業提綱挈領的指揮。